“我們已經分手了。”
說完這兩個字,他沒有再做任何解釋,而是立刻將話題拉回了工作。
“書記,我們現在去的地方,是紅旗廠舊址。”
奧迪車平穩地轉過一個彎,速度慢了下來。
眼前出現了一道銹跡斑斑的鐵藝大門。
一側的門柱上,寫的“紅旗機械制造廠”幾個大字。
經過風吹日曬,早已斑駁脫落,只剩下模糊的輪廓。
大門虛掩著,一把鏈條鎖松松垮垮地掛在上面。
曲元明將車停在路邊,熄了火。
“書記,到了。”
曲元明下車,為她拉開車門。
李如玉走下車。
“書記,您看。”
曲元明伸手指著不遠處一個空蕩蕩的水泥基座。
“那里原來立著一座銅像,是第一代勞模張鐵山,我們縣里第一個去省里開表彰大會的工人代表。”
“銅像呢?”李如玉問。
“三年前,廠子最后一次變賣資產,銅像被當成廢銅,按斤賣了。”
李如玉沒有說話,邁步朝廠區走去
曲元明跟在她身后半步的距離,繼續他的解說。
“紅旗廠建于上世紀六十年代,最輝煌的時候,是整個地區最大的農機生產基地。我們江安縣第一輛拖拉機,第一臺收割機,都誕生在這里。廠里有五千多名職工,算上家屬,將近兩萬人靠這個廠子吃飯。”
他指著一棟墻皮大面積脫落的五層小樓。
“那是廠里的子弟學校。”
李如玉停下腳步,看著那棟教學樓。
而現在,只剩下破敗。
“轉折點是十年前。”
“市場化改革,加上經營不善,紅旗廠開始走下坡路,連年虧損。五年前,縣里主導,對紅旗廠進行破產改制。”
他從隨身的公文包里抽出一份文件,遞給李如玉。
“這是我昨晚找到的原始檔案復印件。書記,問題就出在這個改制上。”
“根據方案,紅旗廠三百多畝的工業用地,被以極低的價格轉讓給了一家叫做‘安禾地產’的開發商。這家公司注冊時間不到三個月,注冊資本只有五十萬。”
李如玉翻看著文件。
曲元明繼續說:“更關鍵的是,這筆土地轉讓金,以及變賣工廠設備所得的款項,本應用作全廠三千多名下崗職工的安置費和經濟補償金。但根據我找到的一些零散記錄,這筆錢大部分都被挪用了,真正發到工人手里的,不到總額的三分之一。”
“挪用?”
李如玉抬起頭。
“賬目上怎么寫的?”
“賬目上寫的是償還銀行貸款和支付供應商欠款。但紅旗廠當年的幾筆主要貸款,都有縣財政作為擔保,根本不需要動用這筆安置費。至于供應商欠款,更是無稽之談,紅旗廠停產前,大部分供應商的款項都已經結清了。”
就在這時,一陣劇烈的咳嗽聲傳來。
曲元明和李如玉循著聲音走了過去。
繞過墻角,眼前的景象讓李如玉的腳步微微一滯。
一棟老舊的紅磚筒子樓下,幾棵光禿禿的泡桐樹圍著一張石桌。
三個頭發花白的老人正圍著石桌下棋。
石桌旁,還有一個老人弓著背,正對著一個垃圾桶,咳得驚天動地。
下棋的三個老人對這咳嗽聲似乎習以為常。
其中一個叼著旱煙袋的老頭,在棋盤上落下一個炮。
“將軍。”
他們的注意力都在棋盤上,直到李如玉和曲元明走到跟前,才遲鈍地抬起頭。
叼著旱煙袋的老頭,斜眼打量著他們。
“干啥的?這里不讓參觀,也不是旅游景點。”
他的語氣很不客氣。
曲元明上前一步,想開口介紹。
“幾位老同志……”
“別。”
另一個穿著藍色舊工裝的老人擺了擺手,打斷了他。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