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查到了抵押合同,查到了貸款憑證,一筆高達一點二億的巨額貸款,在九年前。”
“收款人,或者說,抵押人,只是一個普通的下崗工人。”
曲元明頓了頓,端起水杯喝了一口。
“最關鍵的地方來了。這筆錢到賬后,不到二十四小時,就被拆分成上百筆,通過十幾個皮包公司賬戶,全部轉移到了境外。典型的洗錢。”
“而那個下崗工人,在拿到貸款后不到一周,就失蹤了。”
“活不見人,死不見尸。”
“我在公安系統里,查到了他哥哥的報案記錄,就在八年零十一個月前。”
說到這里,曲元明停了下來。
所有信息已經陳述完畢。
李如玉開口。
“法院出具裁定書,賦予一塊假地皮合法性。”
“國土局憑著這份裁定書,辦理了抵押登記。”
“銀行依據這份抵押合同,發放了貸款。”
“公、檢、法、國土、銀行……一條完整的閉環。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不止一個人點頭、簽字、蓋章。而且這些人,必須在同一時間,朝著同一個目標行動。”
她放下茶杯。
“元明,這不是一個人的腐敗,也不是幾個人的串通。這是一個組織嚴密、分工明確的犯罪網絡。”
“這張網,在九年前就已經在江安縣存在了。”
曲元明點點頭。
“我也是這么想的。許安知……”
“不止是許安知。”
李如玉打斷了他。
“九年前,許安知還只是副縣長。他或許是這張網里的一員,甚至是一個重要的節點,但他絕對不是織網的人。”
這個判斷讓曲元明后背一涼。
“這個下崗工人,他不是騙貸的主謀,他只是一個被推到臺前的工具,一個用完即棄的棋子。他的失蹤,其實就是滅口。”
“他們敢殺人滅口,就說明這筆錢的去向,或者說這筆錢的用途,是絕對不能見光的秘密。”
“瀚海投資……”
李如玉瞇起了眼睛。
“瀚海投資為什么會把這份關鍵的合同送到你手上?真的是失誤嗎?”
這不可能是一個失誤。
能在省城立足,并且敢來江安縣染指土地項目的瀚海投資,法務部門不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
把一份牽扯到九年前舊案的合同,堂而皇之地遞交給縣委書記秘書?
這不叫失誤,這叫投石問路。
不,甚至不是投石問路。
這是……喂料。
有人想借他們的手,把這個蓋了十年的蓋子揭開。
誰?
為什么是現在?
無論如何,這張網已經感覺到了威脅。
內部或許出現了裂痕,有人想借外力來打破平衡。
“元明。”
“這個u盤,你復制了兩份,對嗎?”
“是的,李書記。”
“另一份呢?”
“在我手里,藏在一個絕對安全的地方。”
曲元明回答。
他沒有說具體位置,這是他和劉曉月約定好的默契。
李如玉點點頭。
她欣賞曲元明的這份縝密和謹慎。
在這樣的漩渦里,多留一張底牌,就是多一條命。
“很好。”
李如玉拿起茶幾上的u盤,站起身,走到書房,將它鎖進了一個小小的保險箱里。
“從現在開始,你要做幾件事。”
曲元明立刻站直了身體。
“您請指示。”
“忘掉今天查到的所有東西。明天開始,你還是那個忙著處理文件、協調會議的曲秘書。孫萬武不是盯著你嗎?讓他盯。許安知不是在觀察你嗎?讓他看。你要表現得和以前一模一樣,甚至,要比以前更安分。”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