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方回來了。”
周瑜坐在主位上,看著風塵仆仆的麋芳,還是非常意外。
“回主公,卑職剛從外邊回來。”
“家人幫你接到成都了。”周瑜頷首道:“子方辛苦,先回家看看吧。”
“多謝主公,卑職不勝感激。”麋芳道謝后,又道:“不過有些情況,卑職想跟主公稟報一下。”
周瑜伸手一指,道:“坐下談。”
“喏。”
麋芳答應一聲,在下首位置落座,從懷中掏出此前寫好的文書。
周瑜見狀暗暗點頭,麋芳顯然是在認真做事、有備而來。
“主公,首先要說的就是鹽業。”麋芳開口道:“蜀中并不重視鹽業。”
“基本上就是用多少煮多少,從來不會多煮,府庫僅有少量盈余有備無患。”
“倒也能理解。”周瑜若有所思,“劉璋在位期間,北有張魯、東有劉表,兩家都對他進行封鎖,多煮也是無用,反倒會浪費人力物力。”
鹽這種東西不能沒有,但同樣也不能多吃。
用多少煮多少很正常,在不能出口的情況下,反倒顯得非常正常。
一方面節省人力物力,一方面還免去存放的煩惱。
“卑職對此有不同看法。”
“哦?”周瑜精神一振,“子方有何高見。”
“主公有所不知。”麋芳解釋道:“蜀中煮鹽靠兩樣東西,鹵井與火井。”
“鹵井我知道。”周瑜點頭道:“從中取出的鹵水,熬干后就是食鹽,也是蜀中產鹽的原因。”
“主公英明,正是如此。”麋芳連連點頭。
“不過火井是什么玩意?”周瑜好奇道:“我還真沒聽說過。”
“顧名思義,就是會噴火的井。”麋芳一本正經說道。
周瑜聞一怔,嘴角忍不住微微抽搐。
這一刻,周瑜甚至認為麋芳在耍自己...
覺得麋芳這廝此前,就真是去游山玩水一圈,然后再裝出一副風塵仆仆的樣子歸來,顯得非常辛苦,像是真正出去做實事的模樣。
“我很像個傻子嗎?”
周瑜語氣平靜,眼神驟然凌厲。
剎那間,麋芳后脖頸都冒出雞皮疙瘩,連忙道:
“主公息怒!主公明鑒!卑職絕無半句虛!”
“火井之事,卑職初聞也覺不可思議,此行特意去看了眼。”
眼見周瑜動怒,麋芳立即下拜,快速道:
“成都西南有一縣,名曰臨邛。”
“臨邛西南有一井,喚作火井。”
“此井常年燃燒,經久不息,已持續數百年之久。”麋芳繼續道:“當地百姓傳,此火井乃高祖得江山后出現,昭示著炎漢興隆...”
玄幻故事都扯出來來,周瑜氣得差點拍案而起。
又聽麋芳繼續道:“此事蜀中人盡皆知,主公若是不信,可以隨便傳喚本地人問詢,卑職絕無半句虛!”
周瑜心中一動,慢慢冷靜下來。
認真思考一下,覺得麋芳沒必要騙自己。
因為若是謊,未免太容易拆穿...
不管是詢問其他人,還是周瑜親自過去一趟,都不費什么事情。
麋芳所說的臨邛縣,距離成都最多一兩日路程。
何況說謊對麋芳也沒任何好處,若要假裝認真工作的模樣,完全也可以說點別的,沒必要說這么離譜的事情...
“起來。”周瑜沉聲道:“繼續說。”
麋芳心有余悸,從地上爬起來,拱手道:
“主公,這火井是個妙物,咱們完全可以利用起來。”
“反正火井常年燃燒,數百年不熄滅,何不利用起來晝夜煮鹽呢?”麋芳繼續道:“卑職實地探查過,火井與鹵井相隔不遠。”
“根據百姓講說,火井是挖鹵時偶然發現,有的干脆水火一體,井中既有鹵水、也有火焰。”
一口常年噴火的井,想想就有無限的利用價值。
就以煮鹽為例,至少可以省去砍柴的麻煩。
不要覺得砍柴是一件小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在物質匱乏的古代,燃料的金貴程度比之糧食也不遑多讓。
畢竟煮飯就離不開柴,更別說御寒同樣如此。
“你的意思是利用火井、鹵井,專門安排一批人,晝夜不停、持續煮鹽?”周瑜出詢問。
“主公英明!”麋芳拱手道:“正是如此。”
“可其他州郡并不缺鹽。”周瑜提醒道:“西北有鹽湖,東南臨大海。”
“天下間的其他諸侯,并不缺少食鹽來路。”周瑜反問道:“縱然依靠火井煮出大量食鹽,又能賣給誰呢?”
“主公差矣,咱們可以賣便宜一些,反正又沒什么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