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原。
諸葛亮站在樹蔭下,居高臨下俯瞰北方,渭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
如果說南方夏天是蒸桑拿,北方夏天就屬于微波爐。
同樣非常熱,但勝在躲在樹蔭下,體感溫度就會較為舒服。
偶爾迎面吹來縷縷小風,更能感受到幾分愜意。
不知過了多久,視線內出現一團小黑點,正朝著南邊慢慢蠕動。
小黑點逐漸放大,乃是一支小隊伍。
劉備為首,趙云跟隨,另有些許親兵護衛左右。
當一行人登上土原后,諸葛亮邁步上前迎接。
“主公此行辛苦。”
“嗐~”劉備擺擺手,關切道:“倒是孔明何必再次等候?不如在窯洞里歇著。”
“悶得慌。”諸葛亮解釋道:“屬下隨便出來走走,剛巧碰到主公歸來。”
諸葛亮明顯是瞎扯,劉備豈能聽不出來,對此只能搖頭而笑。
“累了。”劉備隨意道:“咱們就在樹蔭下歇會兒吧。”
“好。”
君臣二人來到樹蔭下,根本沒啥講究,直接席地而坐。
諸葛亮拿出提前準備的水囊,交到劉備、趙云二人手中,道:
“主公,此去面見馬超,不知情況如何?”
“司隸校尉鐘繇,糾集關中各路頭目,想要組成聯軍對付咱們。”劉備灌下一大口水,罵道:“曹賊亡我之心不死,這是要把咱們往絕路上逼啊!”
“馬超沒就此事表態?”諸葛亮沉聲道:“此前咱們表示要投靠,他可是拍著胸脯保證,讓咱們在關中立足。”
“據馬岱說...”劉備開始說明情況。
劉備從益州逃到關中后,在法正的建議下入駐五丈原。
運氣不錯,這地方空無一人,劉備得以輕松占領。
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直接向馬超表達靠攏之意。
反正寄人籬下這一套,劉備也不是第一次,坐起來輕車熟路,也沒啥不好意思。
至于為什么要這么做,主要有兩個方面。
劉備一個外人,初來乍到之下,肯定要先找個靠山。
有了馬超這個靠山,相當于有人罩著,后續融入關中就簡單許多,不怕其他軍閥不接納,看馬超面子估計也就認了。
另一方面,劉備要靠馬超接濟糧草。
劉備帶著一營人馬,先是從蜀中逃到漢中,又從漢中逃到關中。
先后穿越巴山、秦嶺兩座大型山脈,糧食早就吃完了,說是一路啃樹皮都不過為。
炎炎夏日,青黃不接。
想解決吃飯問題,要么就靠搶奪,要么就靠要飯。
劉備一個新人,也不適合在關中撒野,那就只能靠別人接濟。
自然而然,在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下,劉備向北邊的馬超投誠。
馬岱在長安議事時,話里話外跟鐘繇抬杠。
表面上好像是在挑釁朝廷的威嚴、試探曹操的底線,實則是試圖保下劉備。
不過鐘繇也不是易與之輩,馬岱沒有得逞罷了。
至于馬超為何會接納劉備,
其一,劉備本人有很強的人格魅力。
其二,劉備名聲在外,這些年一直都是“反曹先鋒”。
其三,赤壁之戰后,馬超跟韓遂一樣,也是動了小心思,不想對朝廷俯首帖耳。
面對白白送上門的劉備,不僅有一營人馬,還有關張趙等大將,馬超選擇笑納也就不奇怪。
不多時,劉備便把長安的情況,一五一十告知諸葛亮,后者隨即陷入沉思。
“孔明。”劉備憂慮道:“馬超方面沒攔住鐘繇,咱們該如何應對?”
“主公不必憂慮。”諸葛亮輕搖羽扇,“聯軍不難對付。”
“怎講?”劉備連忙請教。
“主公,當年的十八路諸侯討董,您又不是沒經歷過。”諸葛亮微微一笑,“能起到什么效果?”
劉備聞一怔,旋即若有所思。
“孔明的意思,這些人不能齊心,戰而勝之不難?”
“不錯。”諸葛亮微微頷首,自信道:“縱使有鐘繇牽頭,聯軍兵力不俗,也不過是些烏合之眾罷了。”
“主公。”趙云振奮道:“我看軍師成竹在胸,定然有破敵之策。”
“計將安出?”劉備大喜過望,“孔明打算如何行事。”
“不能打。”諸葛亮卻搖頭道:“勝聯軍不難,但卻不能勝。”
劉備與趙云聞,不由面面相覷。
“這是何意?”
“關中所有大小軍閥組成聯軍,主公若是一戰破之,豈不是把所有人都得罪?”諸葛亮反問道:“往后,該如何在關中立足呢?”
在諸葛亮的點撥下,劉備聽罷臉色大變,脫口道:
“是啊,就算贏了也沒有,反而把所有軍閥都得罪死了...”
可想而知,劉備真把聯軍打的落花流水,與十幾路軍閥真正結仇,往后在關中定然寸步難行。
甚至惹惱了所有軍閥,之后定然會有更兇猛的反撲。
“能贏卻不能贏...”劉備一臉郁悶,“這該如何是好?”
“呵呵~”
諸葛亮搖了搖羽扇,臉上掛著輕松的微笑,道:
“主公別急,亮已有萬全之策...”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