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魯的帶領下,一行人來到實驗所在。
原本青城山郁郁蔥蔥的畫風一變,四下頓時變得光禿禿,一片荒涼景象。
突兀的畫風轉變,教人猝不及防。
“怎么回事兒?”
吳莧不明所以,倒是張琪瑛心中了然。
后者畢竟見識過火藥,當即給出解釋,道:
“定然是雷火之法導致。”
“紫玉姐姐。”吳莧好奇道:“雷火之法到底是什么?”
見識過夏日凝冰的手段,吳莧迫切想要見識一番雷火之法。
若是天師道的把戲,吳莧絕對嗤之以鼻,她最多信又又修,其他一概不理會。
但這是周瑜弄出來的東西,吳莧自然是另一個態度。
“待會兒看過你就知道。”張琪瑛隨即道。
“誒呀~”吳莧不依不饒,“紫玉姐姐就別賣關子了。”
“我...”
真不是張琪瑛賣關子,而是她不知道該怎么跟吳莧描述。
好在,這時周瑜出解圍,道:
“莧兒別鬧,待會兒會讓你見識。”
“略~”吳莧暗暗噘嘴,瞬間消停下來。
“紫玉。”周瑜吩咐道:“拉著莧兒躲到遠處,你們別離得太近。”
“去那邊。”張魯適時接話,伸手朝著旁邊一指。
只見不遠處,用沙袋壘起一道半人高的掩體。
張琪瑛當即答應,拉著吳莧去往遠處。
待到二女躲開后,周瑜示意張魯可以展示。
老道士也不廢話,立即喚來一名弟子耳語交代幾句。
“神君,經過天師道的改良,雷火之法得到不俗進展。”
對于張魯的說辭,周瑜未置可否。
視線內,一名道士從倉庫中,取出一根竹筒,放置到空曠位置。
取出火折子點燃引線,然后立馬撒丫子逃開。
周瑜瞥了眼二女,見她們老老實實躲在掩體后,只探出小腦袋盯著場中。
而且在張琪瑛的交代下,吳莧還提前捂住耳朵。
周瑜見狀放心下來,隨即收回視線,目光再次放到場中,等待竹筒爆炸。
由于根本沒在引線上花過心思,故而燃燒的非常不穩定,時快時慢。
加之處于安全起見,這玩意一般又會弄得較長,不禁令人等的煎熬...
“天師。”周瑜叮囑道:“可以花點心思在引線上,至少要保證穩定。”
“免得引線燒完,雷火卻沒引發出來。”周瑜一針見血道:“你說,遇到這種情況,到底要不要派人近前查看?”
“神君說的對。”張魯深以為然,“上次有個弟子就是這樣,眼見引線燒完沒炸,就像近前查看情況,不料...”
但凡小時候玩過炮仗,估計都會有這種經歷。
點燃后卻沒炸,心里癢癢又想去看,然后“嘭”的一聲...
這時,一旁的魏延開口提醒。
“主公,馬上就要燒完了。”
周瑜與張魯停止交談,視線鎖定在場中的竹筒上。
魏延見狀挺身向前,手持盾牌遮住周瑜。
“轟!”
隨著火光閃爍、煙塵揚起,一聲巨響在眾人耳邊炸開。
“呀呀呀...”
第一次見的吳莧被嚇壞了,口中連連驚呼,蹲下身子縮到掩體后。
反觀張琪瑛則截然相反,目光灼灼看向場中,身子前傾往外探。
若非有周瑜叮囑,恐怕早就湊近觀瞧。
塵埃落定后,周瑜抬步走向場中,觀察爆炸后的情景。
根據竹筒殘骸,以及剛才的動靜,火藥的威力較之此前,確實有一定進步。
但在周瑜看來還是不夠,甚至是遠遠不夠。
無他,這么大一根竹筒,換作同樣大小的后世炮仗,動靜都要比這大得多!
“神君覺得威力如何?”張魯小心翼翼發問。
“尚可。”
盡管有些不盡如人意,但本著鼓勵的態度,周瑜沒表現得太失望。
不過張魯人精似的,察觀色的能力早已臻至化境。
畢竟當了一輩子神棍,這點眼力見還是有的。
察覺周瑜的平淡,張魯心里就有些沉不住氣,生怕前者生出不滿之情。
天師道的興亡存續,早就與雷火之法綁定在一起,由不得張魯不重視起來。
更怕周瑜一個不高興,就直接撤銷這個“研究項目”。
“神君。”張魯一咬牙,開口道:“貧道在鉆研時,發現還有其他妙用。”
“哦?”周瑜稍稍提起幾分興趣,“說說看。”
“不如直接為您演示一番?”張魯奉承道:“以神君的造詣,定能看出原委。”
“好。”周瑜自無不可,點頭答應下來。
張魯喚來弟子,又是一番耳語交代。
不多時,場中又出現兩個竹筒,道士先將其中一個點燃。
這次道士明顯沒那么害怕,點燃后不像上次似的,直接撒丫子狂奔,而是不緊不慢拉開一段距離停下。
這時,吳莧與張琪瑛二人,也裝著膽子來到近前。
一左一右站在周瑜身后,不約而同抱著一條手臂,把下巴擱在周瑜肩膀上,探頭探腦看向場中。
“簌簌...”
一陣沉悶的聲音響起,引燃后的竹筒卻并未炸開,而是快速竄起一團火光。
張魯適時開口,道:
“啟稟神君,這是鉆研期間,偶然發現的另一種配比。”
“這種配比不會爆炸,但引燃后會劇烈燃燒,溫度非常驚人。”
轉瞬間,火藥燃燒結束,在原地留下一個漆黑且通紅的竹筒殘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