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便久居南澤,賦閑在家,平日里只是養養花,逗逗鳥,釣釣魚。
大半生皆是在沙場上度過,這一下閑下來,一開始倒覺清凈自在,可時日久了,過得那也是索然無味。
先前,他便聽聞這秦顥天之子秦澤被封鎮北王,去了北涼后,倒是做了些大事,其狀頗有其父之風。
不曾想,這秦澤竟身懷反骨,出了點名聲之后竟舉兵造反。
得知此消息后,金正喜怒從心頭起。
自己雖賦閑在家,但當初那也是沙場名將,雖然年歲漸長,但身子骨健全,一頓飯尚能吃得下兩只雞,跑得了步,握得住武器,殺起人來那也絕不含糊。
因而,他便有心再入沙場,領兵前去平亂。
如此,在這年歲立下如此之功,雖說榮華富貴自己不在乎,畢竟已經足夠富足夠貴了,但這聲名,卻還是可得的。
平亂反賊,待自己壽終正寢后,日后在天下人之間,自是能留下一道美名。
當然,金正喜也是有私心的。
當初在沙場上,你秦顥天功勞無數,美名傳頌,如今你死了,你兒子當了反賊,你的名聲成空。
生前,你的風頭蓋過了我,如今,我把你兒子給鎮壓了,豈不是穩壓你一頭?
百年之后,誰還記得你秦顥天?
所能記得的,定是我金正喜以花甲之年,鎮壓大乾第一反賊這樁佳話。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人也不隨人愿。
金正喜有心出山,掛帥出征鎮壓叛軍,但膝下幾子卻紛紛勸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