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此一事,再沒有所謂的異教徒,他們全都成為了伊莎貝拉的堅實擁躉,至于教廷,雖然他們知道伊莎貝拉不可能是什么“天父之女”,但在如此大勢之下,他們自然不能出反駁,更不能忤逆民眾之聲。
國內動亂就此平息,這時的伊莎貝拉甚至登基還不到一年,而在第二年,她秘密的分別會見了匈利國的圣伊斯特大公與升盧國的菲古思大帝,這兩次秘密會見具體商談了何事無人知曉。
但所帶來的結果絕對是有利于撒日國的,爭議地考斯特地區被暫且擱置,圣伊斯特大公不再于背后做小動作,他轉而找上了升盧國的麻煩。
兩國之間在過去就矛盾不斷,在伊莎貝拉登基第三年時,這兩國再燃戰火,爆發了戰爭,由于兩國之間便是撒日國,因此他們爆發戰爭不管是走陸地還是走海路,都要途經撒日國的地域。
如此情況下,伊莎貝拉嚴令禁止他們的陸軍經過撒日國的領土,而海域她卻放寬了政策,允許兩國通過拉什利海峽,這兩國此后的戰爭也大多于拉什利海峽爆發。
兩國之間交戰不斷,而伊莎貝拉卻在國內施行了新政,她削減陸軍開支,撥下了更多的軍費給海軍,同時下令研發更為精良的艦船。
此舉自然讓陸軍軍官們極為不滿,但伊莎貝拉這時卻表現得像個男人般強硬,她堅持自己的做法,絲毫沒有動搖決心。
強硬的堅持得到了結果,隨著承載量更大的戰船陸續被制造出,伊莎貝拉增加了艦隊前去費尼大陸的頻次,隨著駐扎在費尼大陸的兵力越來越多,從那里得到的回報也越來越豐厚,利益輸送至國內,伊莎貝拉又開始扶持親手打造的新軍,著手培養能為己所用的陸軍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