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小南看來,也不怪鄭榮如此。
你李健對縣長的工作安排有意見,可以向縣委書記反映,這沒有太大毛病,怎么著也是縣里的事。
但你直接越過縣委書記,向市長告狀,這是什么意思?還有沒有組織原則?沒有規矩體統?
她李小南當常務副時,周海潔還是市委書記呢!
她都不敢,用市委書記強壓時任縣長鄭榮,你李健憑什么!
在體制內,背景固然重要,但有天大的人脈,在明面上,也要講規矩。
李健有今天,只能算咎由自取。
“李健同志有這個態度很好。”鄭榮黑瘦的臉上,依舊是那副溫和笑容,他手指在桌面上點了點,“不過,光有態度還不夠。
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過程要規范,所有排查、接訪必須留痕,工作臺賬要清晰可查。
二是遇到超出權限,且無法協調的重大問題,必須按照程序,第一時間向小南縣長和縣委報告,不能先斬后奏,也不能捂著、蓋著。”
這話聽著,像是正常的工作要求,但在座的常委們都心知肚明。
這既劃下了‘按程序報告’的紅線,堵死了李健再次‘越級’的可能,又是當眾敲打。
真出了事,那就是你李健‘程序不到位’或‘處置不當’,要負主要責任。
鄭榮話落,會議室里,彌漫著一種微妙的寂靜。
組織部長候國濤低頭看著筆記本,統戰部長秦莉若有所思地摩挲著茶杯……誰都明白,李健這是接了一個‘責任無限、授權有限’的苦差事。
李健的笑容,徹底僵在臉上。
在寒氣肆虐的初冬,他后背竟沁出一層細汗。
鄭榮的話,像一根針,精準刺破他強裝的鎮定。
直到這一刻,他那懸著的心,終于死了。
今天這局,哪里是工作安排,分明是針對他此前‘動作’的回應。
李健知道,他還得在縣里混,不能錯上加錯,必須拿出誠懇的態度來。
“書記放心,我一定嚴格遵守工作紀律,按程序辦事。”
聞,鄭榮滿意地點頭,仿佛剛剛,只是完成了一項再正常不過的工作部署。
“好,那這件事就這么定了。我們進入下一個議題。”鄭書記說話的同時,看了眼低頭、故作認真的組織部長侯國濤。
他輕咳一聲,“方才李縣也說了,商務局牽頭,推廣咱們縣的特色農產品。俗話說得好,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越是年底,商務局的工作,就越發重要,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的人選,也要盡快定下來。”
說著話,他看向侯國濤,“國濤同志,你是組織部長,是否有合適的人選推薦?”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從李健那移開,聚焦到侯國濤身上。
人事議題,永遠是常委會上,最核心、最敏感的話題。
侯國濤早有準備,他推了推眼鏡,“書記,縣長,各位同志,組織部根據前期摸底和考察,結合商務部當前的工作實際,經過初步醞釀,認為有兩位同志比較合適,可供常委會討論。”
他略作停頓,將資料翻開,“第一位,是三利鎮黨委書記李國富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