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敢,與王爺一比,在下那點能力,簡直微不足道。”王佐公近期,對李天策頗有關注。
武藝冠絕天下,又是詩壇圣人,文武第一,在進入北涼的這段時間,他又了解過北涼的新政,便是連他讀到此政策之時,都是忍不住拍手叫好,此治理北涼的新政,便是治理國家,都綽綽有余,但是!這樣的政策,只適合李天策來用,畢竟!要觸碰到國家的利益,就是武國的皇帝,乃至地方的藩王,都是沒有這樣大的能耐。
“好了好了,你我無需自夸。”
“先生既有如此大名,不妨與本王秉燭夜談?”李天策笑著說道。
什么談不談的,其實就是過問后者的能力,到底有幾何?
此會不會名不副實呢!
李天策對文人圈子里邊的那些個人,也是不熟,誰知道這王佐公是真厲害還是假厲害呢?
“如此甚好。”王佐公作揖。
王佐公自然明白李天策的用意。
他如此之狂,那自然也是有真才實學的。
“店小二,那便給本王單獨安排一間包廂,本王要單獨宴請王先生。”李天策說道。
“是,小的這就去安排。”店小二不敢輕慢,忙去安排。
而在進入包廂之后,兩人的交談,已經開始了。
李天策自然有許多問題,軍事、治國、商賈、農業、水利等等,身為大才者,不說在這些領域都有涉獵,或者是獨到的見解,可只要有一門專攻,所述之,乃是此方面的塔尖,李天策就算是認可了。
而對于王佐公來說,這就是投名狀。
但是,李天策問的問題很刁鉆,他皆是一一解答,而許多東西,便是李天策聽了也熟悉,乃是王佐公從李天策在北涼所做的政務中,分析出來的。
但也有王佐公自愧不如的,比如發明方面,他了解過,北涼那般強大的武器,都是李天策發明的,還有一些水利工程上的稀罕物件,更有農耕之上的奇怪農具。
總而之就是,這位鎮北王過于全面,輔佐這樣的主子,未來前途才會更大,而這個天下,到得現在,腐壞已經根深蒂固,貪官污吏的橫行,橫征暴斂,每天都在死人。
這一聊,便是一整夜,秉燭夜談。
別看李天策是前世穿越而來的,各方面都懂一些,但并不精,許多政策類的東西,都需要像楊玄這樣的大官進行疏導,將政策完善,所以!李天策的身邊,并不是不需要人才,他一個人的能力,終究是有限的。
咯咯咯~
只聽外邊傳來一陣雞叫聲,李天策方才反應過來。
現在已經是天亮了。
“哎呀,聽先生說話,簡直如聽仙樂,令本王受益匪淺啊!”李天策贊嘆,“不知先生覺得,我北涼當下如何呢?”
“聽說王爺要招募人才?”王佐公問,其實!北涼當下的進程,李天策已經在做了。
嗯~
李天策點頭,“北涼太需要人才了,現在任地方的官員,能力不高,若是能換上有能力的大才者,勢必事半功倍。”
“而且,如今本王名聲鵲起,此番!必引無數人才,入得北涼,不僅是要替換北涼各官位,還要進行人才儲備,以備不時之需。”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