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鳴看著這
6個人,笑呵呵地說:“大家能被安排來這邊工作,想必都是有想法的!不管以前大家怎么做,現在到了這個小組,咱們的目的就是把珍珠養殖推廣下去!對了,還有海鮮養殖,要從四方島那邊購買海鮮魚苗!”
聽到這話,一個名叫王恒的人問道:“張科長,咱們這里也有海鮮魚苗養殖,干嘛舍近求遠啊?我看報價單上的價格還比較貴,這是不是不太妥當啊?”
張鳳鳴早就知道別人會好奇,甚至還有人會懷疑其中有利益輸送。
張鳳鳴拿出一份價格單:“這是四方島海鮮魚苗養殖出來的海鮮出售價格……”
王恒家里就養海鮮,對這些情況比較清楚,他低頭一看,面露驚愕:“張科長,這不可能!養殖的海鮮怎么可能跟野生的價格差不多呢?”
張鳳鳴回答:“一開始看到的時候,我也覺得不可能。可當我品嘗過四方島養殖的海鮮之后,發現它的味道特別好,幾乎跟野生的沒什么差別!”
“另外,養殖海鮮出售的時候,正好是禁漁期,同時又是海鮮銷售旺季,所以價格才會這么高。當然了,味道好是其中的關鍵因素。”
王恒撓了撓頭:“張科長,對不起,我不是要反對您,我只是實在想象不出來,養殖的海鮮味道能跟野生的差不多!”
張鳳鳴笑了笑:“你不相信也正常。這樣吧,你們老家那邊是不是都養著海鮮?”
王恒點頭:“是的!隨著近海漁業資源枯竭,只有大漁船才能去更遠的地方捕魚,而且出海還存在危險,所以大家都選擇養殖海鮮。”
“當地人吃海鮮比較挑剔,可游客對海鮮了解不多,所以大部分養殖海鮮都供給游客食用。雖然利潤不算多,但勝在穩妥。當然了,也要看天氣,今年臺風比較多,養殖戶損失不少!”
張鳳鳴點頭:“臺風是不可避免的,這是大自然的力量。不過后續我們會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給養殖戶提供更精確的天氣情況。一旦有惡劣天氣要來,提前做好加固準備。”
“另外,我強烈建議你們老家的人,去深城嘗嘗四方島的海鮮!楊家酒樓所用的養殖海鮮就出自四方島,用的是四方腦培育出來的魚苗。你們也可以聯系四方島上的海鮮魚苗養殖基地,詳細了解情況。”
王恒半信半疑:“真有這么好嗎?”
張鳳鳴點了點頭:“像我這種對海鮮不算了解的人,都能嘗出兩者的差異,你們這些生在這里、長在這里,對海鮮無比熟悉的人,應該更容易辨別。”
“事實勝于雄辯,只有你們親自去看過了,才知道什么是優質的海鮮魚苗!這種魚苗不僅成活率高,而且病害少,生長速度也比較快,總之優點很多。”
“如果你們老家的養殖戶想提高收入,我覺得有必要做出改變,嘗試一下新的海鮮養殖魚苗!這次就算是出差,我給你們報銷來回費用。”
雖然王恒仍舊不太相信,但張科長都這么說了,他還是點了點頭:“那行,我今晚回去就跟家里的長輩商量,去深城一趟!”
張鳳鳴點頭:“等你們考察回來,認可那邊的魚苗,我這邊就會在你們那里設立一個模范養殖基地。等你們那邊的海鮮賣出高價格,其他養殖戶知道了,自然會跟著養殖。”
因為海鮮養殖的成本比較高,而且人們對現有的技術和養殖方法已經熟悉,不會輕易改變。
所以張鳳鳴才會不遺余力地勸說王恒,讓王恒這個先進代表帶領他們村子起到示范作用。
接下來的事情非常忙碌,但張鳳鳴每天起早貪黑,精神狀態仍舊神采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