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兒子就怎么了?”老朱冷哼一聲。
大爺看了一眼老朱,壓低聲音:“這事情要鬧大了,陛下肯定是站在親兒子一邊啊,朱御史這不是自找麻煩嗎?一個是親兒子,一個是外人,傻子都知道陛下會站在哪邊。你們說是不?”
老朱剛想反駁,卻不曾想一旁有人提前開了口,打斷了他。
“此差矣!”
說話的是個書生,他沖著皇宮方向拱了拱手:“爾等豈止陛下胸襟?”
“朱御史乃本屆科舉最受圣寵之人,他做了什么?殿試便提出國本之爭,惹怒群臣,而陛下是如何處理的?陛下不光赦免了朱御史,還委以重用,由此可見陛下的胸襟!”
“如今太子去世,天下動蕩,朝廷兗兗諸公爭權奪利,陛下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對朱御史委以重用,我看陛下此次也不會徇私,燕王是陛下親子,那陛下就更會管教!”
“我等讀書人當以朱御史為榜樣,下一屆科考待我入了朝堂,亦要同朱御史一般報效朝廷,無畏無懼!”
“好!說得好!”
書生一席話,引得周圍人拍手稱好,老朱也是點頭贊許:“不錯,咱也覺得是,這陛下如何會是非不分呢?自然是幫理不幫親才是!”
“唉。”
書生一番話說的周圍的百姓熱血沸騰,可先前開口的大爺卻依舊搖頭:“年輕人啊,你還是太年輕了。你要是年歲大些也就知道陛下是何等狠辣的角色了。那剝皮填草都是日常,人都有私心,且看著吧,朱御史這次怕是難咯”
搖
此一出,蔣瓛整個人瞬間就緊張了起來,小心翼翼地打量老朱。
見老朱臉色未變才松了口氣。
“那就且看著吧,我覺得陛下不會徇私!”
書生堅持己見。
老朱周遭的這場景只是眼下圍繞著應天府看熱鬧的人群中的一個縮影,大家都小聲議論著
場內,已然陷入了僵局。
朱棣臉色鐵青,在這么多百姓的注視中騎虎難下,而朱煐心中則是暗喜,今天的經歷,想來一定也是能讓朱老四這未來的永樂大帝記憶深刻了。
這將是留待未來的一記后手
“王爺,朱御史,不如我們入內商談吧?此地人越聚越多,若是傳出什么風風語,于朝廷不利,到時陛下怪罪,對你我都不好”
楊順試圖勸說。
“本王沒意見。”
朱棣早有此意,楊順的提議正中他的下懷
“王爺這會兒怕丟臉面了?早干什么去了?”
“本官身正不怕影子斜,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究竟公道為何,自有悠悠眾口評判!”
朱棣:“”
朱棣心里簡直日了狗。
這輩子頭一次見到這么難纏的家伙!
“可朱御史,若是一直在此,本官總不能在這府衙門口升堂斷案吧?”
“此地是應天府,不是你家!本官是應天府府尹,此地如何,本官說了算!”
楊順也有些惱了。
他是忌憚朱煐,可那也是擔心在朝堂上被參一本斷了前途,可眼見事情越來越大,楊順心知自己的前途已然渺茫,他更是已經決定等今日之事后就離開朝堂,離開這個漩渦的中心。
有了決定也就沒有了后顧之憂,想著眼前的朱煐處處與自己為難,更是逼得自己沒了前途,楊順心中越想越惱。
自己好歹也是朝廷三品大員,你個剛入朝的新人仗著陛下的寵幸便如此囂張,簡直欺人太甚!
就在楊順即將爆發的時候
“本王覺得朱御史說的不錯,公道是非自在人心,對錯自有評判,讓百姓看看也沒有什么!”
突如其來的聲音讓全場皆是一靜
楊順愣住了
朱煐愣住了
朱棣聽到這個聲音也愣住了
就是人群中的老朱,此刻也愣住了
蔣瓛和老朱順著聲音的源頭看去,就看到朱樉正在手下的簇擁下走向應天府府衙,而四周的百姓也紛紛主動地讓開了一條道路
“老二?”
“這小子怎么來了?”
老朱啞然。
朱樉會在這個時間點出現在這里是老朱沒有想到的。
“二哥?”
朱棣看向朱樉,不由皺眉。
他摸不準朱樉的打算
楊順人已經傻眼了,剛提起來的勇氣被朱樉這么一打斷瞬間煙消云散,心里暗暗叫苦
這他娘的叫什么事兒啊
碰上朱煐這么個鐵頭娃和燕王也就算了,現在這怎么連秦王也摻和進來了?
這在官員中,朱樉的名頭可比朱棣的名頭響亮多了,朱樉從小到大就沒少禍害朝廷的官員,讓不少官員談之色變,而作為老臣的楊順,更是對朱樉的各種事跡如雷貫耳
這位爺下手可黑啊,聽說當年有個戶部官員得罪了這位爺,當天晚上回家路上被人給套上了麻袋一頓揍,最后把人吊在了樹上,天亮了人路過才發現這位嘴被塞了布條的官員
“秦秦王殿下?你怎么來了?”
楊順趕忙上前迎接,臉色笑的比哭還難看
“本王怎么來了?本王不來,我大明的天怕是都黑了!”
“楊府尹好大的威風啊!”
人群中,黑著臉的老朱聽到朱樉的話才松了口氣。
剛剛見楊順急眼,老朱都準備站出來了,沒想到這風云突變,朱樉趕到而且看這樣子,還是站在了老四的對立面?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