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要不是被逼的已經完全沒有了辦法,朱棣還真不想丟這臉面,寧愿被老朱責罰也不想丟這臉,須知,自己可是燕王,而且是大明開國后的第一代燕王!
今日之事,大概率就會被載入史冊,記入后世史料中,流傳下去。
若非眼下實在沒有了辦法,朱棣是萬萬不想這么做的
可形勢比人強,眼下不想做也得做了,這跪地求饒已然是最優解
朱棣忽然的下跪讓在場的人全是一愣
堂堂燕王,跪下認錯了?
朱煐看著眼前這一幕,瞇了瞇眼睛,心中大喜。
不愧是日后的永樂大帝!
這跪的就是快啊,大丈夫能屈能伸,這一看就是干大事的!
這歷史上的朱棣應該沒有被人因為一件事情逼的當這么多人面下跪過吧?
朱煐腦海里回憶,想了半天也沒想到有這么一件事兒心中更高興了
作為老朱的兒子,作為日后的永樂大帝,作為大明的燕王,朱棣在明史之中一定是留下來除老朱之外最恢弘的一筆,但凡是他身上發生的值得一提的大事,指定是名留青史流傳后世了。
既然自己想不起來,那就說明,大概率朱棣沒有被人逼到如此窘境過!
而眼下卻發生了,這說明什么?
說明了自己讓朱棣這位燕王,日后的永樂大帝,有了前所未有的體驗,這一次進京,必然是讓這位大明燕王有了刻骨銘心的記憶!
這人么,對你好的不一定記住,這得罪你的,你還能記不住嗎?
往后的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
朱煐心里有了一股子安全感。
事實上自從穿越到大明之后,朱煐一直就沒有什么安全感,他的心里是慌亂的,因為穿越大明之后所發生的一系列事情都超出了他原本的預料
以往穿越,他都是憑借著腦子里對于歷史人物的記憶,很輕松就達成了為‘家國天下’而死的任務,就算是有些不為人知的朝代,比如混亂的五代十國,憑借著正常皇帝的容忍度,成功完成任務。
可這一切,到了大明卻好像都變了!
首先就是明史好像出了問題,想來是后世滿清修明史的人對這明史中的重要人物進行了藝術加工,老朱的性格被改的亂七八糟,明史里暴躁的老朱在這現實中居然并不暴躁,相反,很耐心,還有點和藹,氣量大的驚人。
這和一個暴君完全扯不上關系么!
想來這很多事情都是以訛傳訛。
可這就壞菜了,明史出現錯誤也就說明自己的倚仗沒了,剛開始的時候朱煐還是很有信心的,但凡老朱是個正常的皇帝,那就沒有問題,正常皇帝絕對受不了自己時不時的挑釁。
可偏偏,這老朱不正常啊!
這老朱的脾氣出奇的好,甚至在他身上,朱煐感受到了久違的李二的感覺
在唐貞觀那一世的時候,在李二手上當官,那真是生不如死!這貨怎么著都不殺自己,硬是熬死了他,才讓自己死在李治的手中。
老朱的脾氣堪比李二的話,那自己的努力或許都不能獲得什么收獲了
畢竟自己在李二手下就沒有成功
不過相較于當年穿越大唐好的一點是,穿越大明的事件比較晚,已經是洪武二十五年,以老朱的身體,他活不了太久了,參照以往的成功經驗,這死在后世之君的手中算是一個后手。
于是朱煐堅定地站在了朱允炆的對立面,更是謀劃朱棣。
畢竟這朱允炆在位的事件太短,有可能會出現意外。
既然是留下后手,這后手自然是不嫌多的嘛!
由于穿越大明之后的發展一次次超出了朱煐的預料,被迫計劃從快速完成任務轉成了打持久攻堅戰,以一次次的努力去結交更多的敵人,讓老朱越來越忌憚,厭惡,由此達到目的。
可這說不準
到底能不能完成任務,朱煐心里也沒底,所以他一直沒有安全感。
而現在,不同了。
眼下得罪了朱棣,而且還是讓他這般記憶深刻,哪怕現在他直接回歸封地,往后半輩子想必也不會把自己給忘了。
以朱棣的這小心眼,以及深沉的心思,這日后豈不是輕輕松松?
老朱的性格脾氣和明史記載中全然不同,不過這朱棣以目前接觸的情況上來看,好像確實不是個脾氣好的家伙而且城府深,記仇,有這么個人在,朱煐感覺肩上的壓力驟減,滿滿的安全感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落在跪在地上的朱棣身上。
堂堂王爺,當眾下跪,這場面,少見的很啊!
“燕王這一招以退為進,老大,這縱馬的事兒我們怕是不太好追究了。”
一旁的張平皺眉小聲沖朱煐說道
“不追究?那怎么行?”
朱煐眉頭一挑。
這眼看取得了朱棣的記恨,正是再接再厲,加深朱棣印象的好時候,怎么能半途而廢呢?
“可是老大,眼下燕王這以退為進,怕是陛下會心軟啊,陛下若是下令的話,我們怎么追究?”
“那就連陛下一起諫上。”
朱煐淡淡地說道。
聽著張平的話,心中更喜。
好家伙,當真要是發生了這種情況,那真是天助我也了!
這陛下一起諫上,豈不是雙管齊下?
“啊這”
饒是張平已經習慣了朱煐的剛正,可依舊也是被這么一句話給震得不輕,當場語塞
就在朱煐心里打著自己的小九九的時候
老朱的聲音悠悠響徹
“來人啊!既然燕王已經認罪,那還不快給燕王戴上鐐銬?”
“怎么?難不成還要咱親自動手嗎?”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