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我不一樣,和一般人也不一樣,”
“你能夠調動巨量的資源,讓我真的看到了讓我家鄉人民能夠過得更好一些的希望。”
“你曾經在涼城的時候,做的已經很好了,但我還是想要給你提一些意見。”
“你在涼城雖然改變了涼城的城市生態,提高了涼城市財政的可支配收入,為涼城引入了大企業,引入了活動人口,但是很少有涼城市的百姓從中受益。”
“我個人希望你在明珠市,可以把這一點考慮進去。”
“城市是要發展的,改善當地居民生活,提高地區平均工資,讓北方的孩子大學畢業后能夠多一些選擇同樣重要。”
“復興北方不單單是要復興城市的經濟,讓政府得益,更重要的還是人民,只有哪天北方的孩子畢業后真的愿意留在家鄉了,我覺的復興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了。”
譚忠誠話頭停下后,給他自已倒了一杯酒,隨后舉起了酒杯。
“張書記,北方的孩子們,家鄉的父老,明珠市的未來就多拜托你了。”
看著譚忠誠一飲而盡,張鳴心中感慨良多。
按照他之前的計劃,改變明珠市的生態,加強文旅,國家還給了新的大學落地。
這些雖然可以極大程度上的振興明珠市,但這些錢中又有多少能到普通老百姓手中,這個數字估計會低的可憐。
該如何去做呢?
看著桌面上的酒杯,張鳴有些沉默,他發現自已這段時間確實是變得浮躁了,總是習慣站在大方向上,站在城市未來,站在gdp上去考慮問題。
而忘了最為重要的一點,普通民眾的幸福指數,普通民眾的可支配收入。
能夠提高居民年收入的方法其實很簡單。
更多的企業,更多的工作崗位。
讓工作更容易找,去讓企業為了留住員工而開出更高的工資。
但這件事想要做到卻沒那么容易。
企業是逐利的,企業想要生存下去,很多就是要依靠地方的政策。
而如果地方政策過于優厚,又會給地方政府造成損失。
這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解決起來也異常艱難。
長嘆了一口氣,張鳴滿臉苦澀的看向自顧自喝著酒的譚忠誠。
“譚書記真的是給我出了個巨大的難題。”
“這工作難度極大,遠大于振興明珠市一市的經濟,遠大于明珠市設立經濟特區的目標。”
放下酒杯,譚忠誠苦笑道:“張書記,很多時候,遇到解決不了,亦或者非常難解決,我們這些人之前總是會選擇拖一拖,想著留給后人去解決。”
“但其實有太多問題,當下解決不了,后人想要解決起來更加困難。”
“這樣不斷的去拖,不斷的交給后人,結果就是幾年、十幾年下來,問題依舊還擺在那里。”
“張書記,上層是非常看重你的,給了你政策,給了你容忍度,如果你都依舊解決不了這些情況,要把這些依舊留給后人,那后人就更難了。”
“我其實打聽過你們設立經濟特區需要達到的指標,恕我直,在我看來,以明珠市目前得到的資源和政策,這并不難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