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又向另一邊的矮個子警員一指,道:
“這位是甄浩林,是網警,對白金案很熟悉,咱們這雖然沒有金陵市那么好的設備,但是我們肯定是盡全力支持。”
案件急迫,幾人簡單地認識了一下,隨即開始商討。
因為參加節目以來,專家小組獲得的信息太少,所以主要是兩名專案人員在進行初步的講解。
“我接到金陵市那頭的消息,了解了一下剛剛出了事的金陵大學碎尸案。”
甘齊將一份a4紙資料放在桌子上,聲調因為口音的關系,顯得有些甕聲甕氣:
“想必各位看過這個東西,就能知道一些內幕。”
呂平副局長低聲對專家小組說道:
“老甘說話可能比較有特色。”
其他幾名專家擺擺手,表示不要緊。
他們一并走到甘齊身邊,朝著那份資料看過去。
這一看之下,卻讓秦銘等人揚了揚眉,有些意外。
因為這紙上,重點提到了一個他們之前很少關注到的人,那就是這個金陵碎尸案遇害姑娘的父親。
這件事情究其源頭,還是甘齊。
他在和金陵市警方交流了之后,拿到了關于碎尸案后續的第一手消息。
在將碎尸案兇手逮捕之后,這人沒有任何反抗的動作,直接認罪,而后金陵公安局對她進行了突擊問訊。
而在問訊過程中,她親口承認自己是在模仿白金市連環殺人案,測謊顯示通過,由此警方將金陵碎尸案判定為白金案的模仿犯罪。
但是有兩個明顯的疑點,第一,根據警方對兇手的事后調查,她從出生到二十歲之前,在身邊人眼里一直是一個很懂事優秀的女生。
沒有人知道二十歲的時候,她為什么忽然模仿白金案的兇手,并且用這么殘忍的手段殺害了同校的女生。
人的心理素質是有限的,米國的阿加莎協會曾經調查過,哪怕是犯下殺人案的兇犯,在初次殺人之前,都會有一個“練膽”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用雞、野兔、老鼠等活物來練手。
而碎尸這種惡劣的行徑,也需要一個過程,即便是白金案的真兇,也不是一開始就破壞尸體,而是在第二次、乃至第三次殺人之后,心中漸漸沒有了負擔,行為才越來越惡劣。
一般來說,能在一開始犯下碎尸案的,通常是一個最少兩人的團伙,如果是單人作案,那么此人多半是有精神障礙。
但是金陵碎尸案的兇手,在大學體檢時,測出來的心里各項指標,都是正常的。
為什么一向正常的她會突然殺人,并且是碎尸殺人,殺的還是和自己沒有任何矛盾的學妹,這是令警方疑惑的地方。
金陵碎尸案的兇手的解釋,是那個被白金案真兇割喉的夜晚,讓她的性格突變。
這也是警方排除所有的可能之后得出的結論,但是,他們并不是很信服這個解釋。
因為在連夜重查了當時的記錄之后,警方發現,她那一夜因為失血過多,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昏迷,直到被輸血救回來。
而且隨著調查,這件事又出現了新的疑點,那就是,這個女人的性命,究竟是誰保住的?
記錄上顯示,當時深夜,救護車趕來匆忙,車上的兩名醫生見到割喉的情況之后,立刻進行急救措施,當時他們確實看見一個人在救護車來之前就正在對這個女孩進行急救。
但是當醫生們匆忙將女孩運到救護車上,再轉過身來的時候,那個人已經不見了,中間沒有交流過一句話。
他是誰?
要知道在那個夜晚時間,那種小巷子地點,行人非常稀少,這也是白金案兇手屢屢得手的原因。
而人在被割喉后,理論上說只要一分鐘內沒有被急救,基本上也就無力回天。
所以警方得到了一個驚人的推斷,也就是說,在白金案兇手將她割喉之后,僅僅一分鐘之內,那個神秘人就趕到了現場。
他在一分鐘之內就趕到了現場,并且用專業的手法對之進行急救。
白金案兇手在前幾次割喉之后,都會對受害者進行侮辱,可以推斷這個神秘人來的時候,白金案的兇手恐怕也并未走遠,甚至可能還沒有離開!
那么,這趕來的究竟是何方神圣?!
沒有資料。
一丁點也沒有。
匆匆趕來的醫生,看見女孩如此大的出血量,自然是先救人要緊,這個神秘人也趁機離開。
而當時的警方在事后調查的時候,也沒有找到此人的蹤跡。
但是甘齊有一種直覺,他感覺這個突然出現的神秘人,或許能解釋這個女孩一夜之間由女學生變為殺人魔的原因。
除了關于白金案、金陵大學碎尸案的疑點調查之外。
金陵市警方同樣也再次調查了受害者的背景。
而這次的調查,引出了受害者的父親,也就是甘齊在資料上重點提到的人。
能在那個年代考上金陵大學的人很少,都是天之驕子,受害者的家庭也是典型的書香門第。
她的母親是教師,父親則是研究員,同時也是某推理協會注冊的會員。
乍一看,這個身份并沒有沒什么問題,但是問題,就出在他當時的研究項目上。
ps:讀者大佬們,故事寫到這里,才算真正開始了,小說整個背后的世界將會漸漸浮出水面。
不出意外,白金案作為過渡,作為解開面紗一角的案件,它將是我目前這本小說里寫的最復雜的一個故事,里面伏筆和鋪墊相當之多,大家不妨稍加留意。
目前鋪墊解密階段,可能爽點沒有前面那么密集,但是后勁恐怕不小的。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