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到了江素雪說沒有在泡溫泉的消息后,陸星正好到了門口。
站在門前,他沒有進去,而是停留在了原地。
擺渡車的司機師傅跟他打過招呼之后,就慢悠悠的離開了,看起來非常的松弛。
雖然對師傅來說,這是一份工作,但這是一份環境優美的工作。
整個酒店說是主打的招牌是一房一溫泉,但陸星覺得,這酒店的綠化也是下了大功夫的。
道路兩旁不知名的高樹林立,宛如漫步在林間。
草木茂盛,甚至剛才在路上,還碰到兩只松鼠蹦蹦跳跳的路過。
陸星仰頭。
漆黑濃稠的夜空當中,只掛著一輪高高的明月。
他想到剛才魏煒提起的聞老師。
據他搜尋到的資料,再加上池越衫之前聊起的,大概能夠拼湊出這個聞老師的生平經歷。
年少成名,藝術天分極高,但是性格非常直愣。
早年間某次演出,因為琴師分心了,拉得不好,她就直接叫停了演出,當眾指出琴師的問題,給琴師說了個大紅臉。
以小見大,聞老師這人的行事風格就是這樣。
天才,年少成名,不通人情世故,戲比天大。
而且,她太年輕了,老旦又是個能唱得很久很久很久的行當。
你要唱十年,巔峰十年?
行,沒問題。
你要唱二十年,巔峰二十年?
......行,也沒問題。
但你還想唱三十年,唱四十年,唱五十年,完全壟斷這個行當,所有出頭的新人都要被你踩在腳底,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
這擋了太多人的路了。
人就是這樣,指責別人,比指責自已容易多了。
其實,想要壓過聞老師也很簡單,只要比她唱得好就行了。
但是做不到。
再加上聞老師的性格太直接,總是跟劇團的領導吵架,于是被排擠是常有的事情。
本來聞老師也不在意,有戲演就行了。
可是上帝是個好編劇。
聞老師三十七歲那年,在津門劇院開了場子,戲票場場售空,觀眾坐滿整個劇院。
人聲鼎沸,所有的歡呼和掌聲都為她而來。
這是人生最風光的時刻,這是事業達到頂峰的暢快。
這樣重要的時刻,自然是需要家人共同見證的,于是聞老師的丈夫來探班,見到聞老師桌上的水杯,正好覺得口渴,于是一飲而盡。
很不巧,水杯里被倒入了強力膠。
當天晚上,120開進了劇院。
從那之后,聞老師再也沒有登臺演出過,消失在了公眾視野里。
陸星看到了很多版本的猜測。
有的說同行是冤家,一定是聞老師的同行做的,有的說是聞老師得罪了領導,給她一個教訓,有的說是其他演員的粉絲做的。
傳眾說紛紜,但也沒有一個確定的版本。
當時劇院和警方聯合給出了一個調查公告,只說已經開展調查,但是卻沒有說過調查結果。
也許是抓到的嫌疑人身份特殊,也許是聞老師不想公布。
總之戲曲也到底是個受眾有限的小圈子。
一年兩年,五年十年,久而久之,這件事就被掃進了時間里,成為歷史的一粒塵埃,成為了沒有結局的懸案。
陸星從池越衫那里得到的消息是,聞老師得了被害妄想癥。
最開始的那幾年,聞老師整天整天的縮在家里,不敢出門。
她害怕別人遞過來的水,害怕別人跟她說話,甚至她害怕別人多看她幾眼。
據池越衫所說。
那幾年,聞老師吃飯都是自已做,喝水也只喝密封的桶裝水。
即使這樣,她也時時刻刻的覺得有人要害她,有人要讓她永遠也唱不了戲,她覺得不止一個人在盯著她。
這種恐懼感,讓她遠離了戲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