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文武百官的心里都在罵娘,可卻又一個都不敢站出來。
這時候要是站出來,豈不是直接就說明了自己心里有鬼?
再者說了,槍打出頭鳥,真要是這會兒站出來,首當其沖的就是自己。
能在洪武朝上混的官員就沒有幾個簡單的貨色,因此朱煐此一出之后,百官齊齊不語
一時間,偌大的奉天殿竟是陷入了一片死寂
龍椅上的老朱眉頭一挑。
他有些驚訝地看了朱煐一眼。
說實在的,朱煐所提出的這個想法卻是大大出乎了老朱的預料,老朱萬萬沒想到朱煐開口居然會提及到從士紳,大族,商賈手中搞錢!
從某種意義上說,自己這大孫說的還真沒錯,這士紳大族商賈巨富的手中確實是有著不少的銀錢,可
老朱深深地看了眼朱煐,心中很是欣慰。
他欣慰的是,朱煐的眼光沒有問題,自己大孫有著遠超常人的卓越判斷。商賈巨富,士紳大族,手中確實是有錢,可有一點
“咱大孫終究是年輕了些,不過能想到這些也已經是殊為不易了。”
老朱欣慰的同時心中又不由自主地默默嘆了口氣
確實,朱煐所說并沒有太大的問題,要只是說商賈巨富,士紳大族而,大明確實是富裕,畢竟這也休養生息了數十年,哪怕是在元末的時候,這些階級勢力手頭也是富裕,而碰上這太平歲月,那就更富裕了。
可這并非問題關鍵,關鍵是這些家伙富裕歸富裕,可他們不給錢啊!
是的,最關鍵的問題不是他們沒有錢,而是他們不給錢!
哪怕是老朱也不得不承認,想要從這些人手中掏錢,那可真是比登天還難!
很多人覺得以老朱的暴躁性子,抄家滅族,這錢自然就來了,可事實上現實的情況遠遠沒有這么簡單
老朱只是性情暴躁,可并不意味著他是個傻子,士紳階級,世家大族,這些人既是既得利益者,但同時也是大明的管理者,真要是強行用粗暴的手段對待,必然會讓眼下剛剛平靜沒有多久的天下再生波瀾。
他們的觸角太龐大了,盤根錯節,哪怕是出動軍隊也根本無法解決問題,而就算是解決了當前的問題,不需要多少年,新的士紳大族崛起,先前的任何努力依舊是做無用功。
天下太大了,光靠著皇帝一人是不可能管理過來的,只有通過一個個人,一個個勢力去約束,去管理,才能管理好著偌大的大明,而所謂的士紳大族就屬于這偌大帝國的管理者,哪怕全殺了,換一批,也不過是從一批蛀蟲換成另一批蛀蟲罷了。
這個問題是個死循環,根本無法解決。
老朱正是因為看明白了這一點,所以他并沒有用粗暴的手段強行解決問題。
事實上老朱解決問題大都是靠腦子,他的手段只是在腦子清醒做出判斷之后,再用狠辣的手段進行威懾,歷史上的洪武四大案都是如此,看似好像老朱手段殘暴,但實則老朱的每一步棋都有著其背后的深意
“啪啪啪。”
老朱鼓掌,一邊鼓掌一邊笑著沖朱煐道:“朱御史所不錯,這倒是個值得一試的辦法,所謂世家大族,鄉土豪紳,遠的不說,咱這近的奉天殿中諸位愛卿或許有不少都在其中,這樣的,既然朱愛卿有了提議,不如就從咱這大殿上開始,希望大家也給外面的人做個表率。”
“朱御史,接下來就看你的了。”
老朱笑呵呵地將這個任務直接布置給了朱煐
而老朱的這話瞬間讓奉天殿中原本就緊張的氣氛更加緊張了,所有人都是心頭一緊
原本低著頭的官員一個個都猛地抬起了頭,隨著老朱的這句話,大家都一臉愕然地瞪大了眼睛看向老朱
不是,陛下你開玩笑的吧?
倒也不是大家真就那么吝嗇錢財,可問題是,這要真拿出來了不少銀錢,一來露富引人覬覦不說,二來這要是被當成了貪官污吏,被陛下給剝皮填草了怎么辦?
可這要是不給的話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這不是啪啪打陛下的臉嗎?
一時間,朝中官員們頓時有了種進退兩難之感
就在大家都還在猶豫的時候,忽的,有人忽然站了出來
“陛下!臣冤枉啊!”
“臣自幼家貧,靠著同鄉接濟好不容易科舉入朝,幸得陛下抬愛僥幸入朝,矜矜業業十余年,至今未曾娶妻,家中也無余糧。這捐錢臣當真是有心無力啊!”
“陛下說臣乃士紳豪族,臣冤枉!”
看到眼前之人,其余百官眼前都是一亮。
大家都同朝為官,這各自的底細雖然說不是非常清楚,卻也心里大概有個數,這出來哭窮的這位還真別說,他是真的窮,是御史臺的一名督查御史,全靠著一點微薄的俸祿活著,又因為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日子過得舉步維艱。
看到此人哭訴,大家的心里頓時就有了別樣的心思
對啊!這朝中又不全是背后有家族勢力的?還有不少寒門呢!這都是同僚,寒門的沒錢捐的少,這我就算有錢,捐多了也不是那回事兒吧?
那自然不能捐太多,想必要如此的話,陛下也不會怪罪,捐的不用太多,只要比寒門捐的多就是了。
心中有了想法之后
“陛下,臣愿捐!臣愿捐臣一年俸祿給湖廣遭災百姓!”
此時又有一名官員站了出來,而這站出來的官員和先前的不同,此人就是身后家族背景不錯的,并非寒門子弟。
而此人一開口,頓時又讓其余的官員眼前一亮。
好!
妙哉!
好一個捐一年俸祿!
當真是個好主意啊!
這錢不多,可這聽起來,卻著實是不少啊,我都把在朝中任職朝廷所發的俸祿全給捐出來了,那這陛下你總不能挑我理了吧?
不說具體捐多少銀子,直接捐俸祿,一來就是一年俸祿,這主意好啊!顯得很多的樣子!
而且就算陛下嫌少也不好拿這個做文章,畢竟這是朝廷發的俸祿,這要是嫌少,豈不是說朝廷摳嗎?
此人機敏啊!-->>
眾人看去,仔細一打量,頓時恍然!
原來此人是戶部的人才啊!
難怪能想出這么精巧的說法,戶部人才就是多。
有了領頭人之后,其余的官員一個個就有了主心骨,立刻就開始有樣學樣
“陛下,臣愿捐出半年俸祿給湖廣遭災的百姓,聊表心意!”
“臣愿意捐出兩年俸祿,臣不過了!”
“朱御史,這三年的俸祿你拿好,本官就是吃糠咽菜也得做我大明官僚之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