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四百多萬兩金銀擺在面前的震撼是什么樣的?
很多人沒有體會過,甚至難以想象。那不僅僅是數字的沖擊,更是一種視覺和心靈的巨大震撼。
而現在,此刻,奉天殿內的文武百官,全都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這種頭皮發麻、心跳驟停的感覺
當一口口沉重的箱子被侍衛們“哐當”、“哐當”地接連打開的那一刻,所有人的目光,就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鐵屑,已經齊刷刷地、不受控制地落在了這些敞開的箱子上
準確地說,應該是死死地釘在了這些箱子里那堆積如山、閃爍著誘人而又刺眼光芒的金銀財寶上。
大部分都是白花花的官銀錠子,碼放得整整齊齊,像一座座小銀山;里面還混雜著厚厚一沓沓的巨額銀票,黃澄澄、沉甸甸的金條,以及一些顯然是來不及變現、直接當作“硬通貨”獻上來的房契、地契各種財富形式匯聚一堂,直觀地展示著什么叫“富可敵國”。
“朱御史。”老朱的聲音響起,帶著難以掩飾的滿意和自豪。
“臣在。”朱煐無奈,只得硬著頭皮站了出來
心里頭卻在哀嚎:又來了!又要被架在火上烤了!
這簡直是弄巧成拙,求死不成!看老朱現在這眉飛色舞的架勢,哪里還有半點要處罰自己的意思?分明是要搞一場盛大的表彰大會!自己怕不是又要被重賞?一想到這個,朱煐就覺得前途一片灰暗。
不過事已至此,眾目睽睽之下,自己也就只能“坦然”受之了雖然這“坦然”里充滿了苦澀。
“你之前跟咱提過,要重開稷下學宮,為大明培養人才。咱思前想后,覺得此事甚好,意義重大!”老朱目光掃過下方依舊處于震驚中的百官,聲音洪亮,“正好,借著今日的這個時機,咱就將此事拿出來,到朝堂上議議。”
老朱嘴上說是“議議”,可那語之間,那不容置疑的語氣,卻壓根沒有半點要和大家商量討論的意思,完全就是通知。他也不管百官那錯愕、茫然、甚至帶著幾分惶恐的目光,直接自顧自地開口下達了命令。
“稷下學宮,日后將成我大明法,不結黨營私,頗有做“孤臣”的潛質。
而什么樣的臣子最能讓皇帝放心?最受皇帝青睞?那自然就是有能力、又不拉幫結派的“孤臣”!
而一個有能力、有原則、又深受皇帝信任的“孤臣”
朱棣眼中閃爍著復雜而異樣的光芒,心中念頭急轉
他在聽到“中興侯”這個封號的瞬間,就自我感覺已經觸摸到了老朱的部分心思
父皇他這是未雨綢繆,在為未來布局?是想讓朱煐這樣的能臣,輔佐即將確立的新皇,共同開創一個大明的“中興”之世?
洪武朝雖然經過多年休養生息,國力已經算得上十分富裕,遠超元末,可要說四海升平、百姓富足、文治武功都達到頂峰的“盛世”,卻還遠遠談不上。北元殘余勢力猶在,內部諸多問題也亟待解決。
顯然,父皇這是對朱煐的才能極為認可,對大明的未來寄予了超越當下的厚望啊!而“中興侯”的封號,就是這種期望最直接的體現!
可想到這里,朱棣卻不由自主地皺起了眉頭,心情變得更加沉重
因為他想到了自己尷尬的處境和未來可能面臨的局面
眼下,老二秦王朱樉和老三晉王朱棡,都名正順地成了稷下學宮的副祭酒,進入了這個未來必將影響深遠的文化權力核心。而朱煐,作為提議者和首功之臣,也理所當然地成了副祭酒,而且看父皇的意思,重開稷下學宮的具體事務,想必主要就會落在他的身上
父皇又封其為寓意深遠的“中興侯”,顯而易見這是將朱煐視作了未來實現大明“中興”的關鍵人物。
而自己呢?燕王朱棣,卻因為之前那點“微不足道”的沖突,似乎被有意無意地排除在了這個新興-->>的、潛力巨大的體系之外!再加上老二朱樉肯定會在中間各種挑撥離間
倘若如此態勢持續下去,自己和朱煐,乃至和這個代表著未來朝廷文教方向和人才儲備的“稷下學宮”體系之間的關系,將會變得十分疏遠,甚至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