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姨娘跟著走進了院中。
她從前來過鹿鶴堂幾次,都沒有今日這般安靜,連仆從都少了許多,院門把守很是森嚴。
吳嬤嬤甚至走近了她,檢查了她隨身的衣物,解釋道:“前兩日院中鬧了賊,請姨娘諒解。”
茹姨娘點頭,很是順從。
鬧賊顯然是個借口,鹿鶴堂如今風聲鶴唳,顯然是另有原因。
但她今日來是有目的的,并沒有多問。
進院后,她發現院中僅有的幾名家丁不在正堂,反而守在了佛堂門口。
茹姨娘瞥了眼佛堂緊閉的門扇,想起姜綰的吩咐,不動聲色地收回了目光。
到了正堂后,元老夫人照常問了宋昭的近況,見她關切,茹姨娘將宋昭放到了元老夫人懷中。
小宋昭生得白白胖胖,一雙眼睛黑葡萄般又圓又亮,不哭不鬧,乖巧地讓元老夫人抱著。
元老夫人臉上多了絲笑意。
“等阿豫回府,看見這孩子,一定很高興。”
茹姨娘詫異,脫口而出:“將軍還能回來?”
見元老夫人不悅地看向自己,她才反應過來,露出關心的神色:“妾身是說…聽說明日刑部要審將軍的案子了,老夫人,如今家中唯有您能做主了,您可一定要救救他啊。”
“同為后宅婦人,你心里打什么主意,我豈能不知道?”
元老夫人拍著宋昭,神態輕松。
“放心吧,阿豫是我的親孫子,我怎么會不管他。”
茹姨娘笑著,心中卻微微嘲諷。
元老夫人還真是識人不明。
她一點都不擔心宋子豫,甚至盼著他永遠都別回來。
前陣子她閉門待產,不甚留意外面的消息。
只知道宋子豫犯的罪行不小,陛下震怒,連宋庭月都被牽連進去,怕是不能善了。
皇家沒有誅連之意,將軍府家業多半要由宋鈺繼承。
在后宅,她有姜綰這個仁義聰慧的主母庇護,等昭兒長大后,以宋鈺的能力,早已經成了朝中顯貴,成就絕不在宋子豫之下,有這樣的兄長照拂,昭兒的前程不可限量。
這樣的日子有什么不好?
總比宋子豫回來,再納幾房妾室,成日勾心斗角的算計強。
茹姨娘看了元老夫人一眼,試探著問:“這么說,您已經有法子救將軍了?”
“外頭的事不用你操心,你只管照顧好昭兒就是。”
元老夫人沉聲道。
“時辰差不多了,我也該去禮佛了,你回去吧。”
走到門口,她將宋昭交給茹姨娘,誰知茹姨娘剛一邁出門檻,一直乖巧的宋昭突然哇哇大哭起來。
茹姨娘只能站在門口,輕聲哄了幾聲。
可不管怎么抱,只要她一走出堂屋,宋昭就會大哭,來來回回幾次,任誰都哄不住。
“真是奇怪,這孩子今日也不知是怎么了,可能是餓了。”
茹姨娘皺起眉。
“不能耽誤您念佛,妾身這就走了。”
元老夫人呵斥道:“虧你是做母親的,今日外頭有風,就這么哭著走回去,仔細他受了風寒。”
說著,她抱過眼淚汪汪的宋昭。
說來也怪,小宋昭立即不哭了,濕漉漉的眼睛盯著她。
吳嬤嬤笑著道:“看來小少爺很喜歡老夫人,舍不得離開您呢。”
元老夫人很受用,吩咐道:“那就讓奶母過來,喂完奶再回去吧。”
說罷,她轉身去了佛堂,讓吳嬤嬤陪著茹姨娘在堂屋。
奶母很快就到了,意外的是,她身后還跟著一個身著綠色襦裙的丫鬟。
吳嬤嬤當即就認了出來,正是姜綰身邊的貼身丫鬟,叫碧螺的。
她警惕道:“碧螺,你怎么來了?”
“奴婢奉夫人之命,給姨娘送些血燕,是今晨小廚房剛做的,涼了就不好吃了。”碧螺掀開食盒,里頭放著碗熱氣騰騰的燕窩,“原本是送到姨娘院中的,聽說您在這,奴婢就跟著奶母過來了。”
吳嬤嬤拿著湯匙舀了舀,確實是普通的燕窩。
不等她開口,碧螺便道:“東西送到了,奴婢告辭了。”
說罷,沒停留半分,放下食盒就走了出去。
吳嬤嬤這才松了口氣。
奶母抱著宋昭去了偏房喂奶。
茹姨娘坐在了食盒旁,時不時瞥一眼一旁的吳嬤嬤。
她知道,元老夫人留人在這是為了看著她。
她并不多話,只安安靜靜地喝著燕窩。
不多時,奶母匆匆跑了出來:“不好了,小少爺帶著的玉如意不見了!”
“什么?”茹姨娘站了起來,急道:“那可-->>是皇后娘娘賞賜的,過幾日我還要帶著昭兒入宮謝恩呢,你們做事怎么這么不當心?”
吳嬤嬤走了過來,打發了兩個丫鬟過去。
“姨娘別急,只要東西在鹿鶴堂,丟不了的,奴婢這就派人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