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糕在秋日盛行,有登高避災之意。
瓊州常鬧旱災,每年秋收之后,當地百姓會帶著自家做的重陽糕去拜龍王,也會在重陽糕上撒上涼草粉,取其諧音添“糧草”,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糧食豐收。
這是瓊州當地約定俗成的東西。
那位玲瓏閣的廚娘來自瓊州,姜綰從她口中了解了這些。
梅香說自己受旱災所迫,不得已輾轉來京,怎會不知道這些呢?
碧螺聽的心驚,忍不住道“夫人,既然梅香有問題,那常嬤嬤會不會也…”
“不,常嬤嬤也被她蒙蔽了。”
姜綰道。
“昨夜,梅香送去的錦帕便可證明。”
碧螺立刻反應了過來。
常嬤嬤對蠶絲過敏,姜綰有件披風便是冰蠶絲的,有次常嬤嬤碰了,手上還起了紅疹。
“可據常嬤嬤所說,梅香是從瓊州投奔而來,與她多年未見,有些細節不了解,也很正常吧?”碧螺問。
“不錯。”
姜綰點頭,反問道。
“若你有個親戚,想討你開心,卻送了件你用不上的東西,你會如何反應?”
碧螺撓了撓頭:“畢竟對方一片好心,奴婢應當不會說什么,頂多日后不用就是了。”
話音一落,她才反應過來。
方才梅香卻說,常嬤嬤將錦帕收下了,還說自己很喜歡。
明明對蠶絲過敏,常嬤嬤卻沒有說,還特意表現出高興的樣子,原因只有一個。
她為侄女的孝心感動,不忍戳穿,澆了對方的冷水。
反之,若二人是同謀,當看到這錦帕時,常嬤嬤便會察覺到不對,進而知曉姜綰已經懷疑了她們,現在應該有所行動才是。
看來常嬤嬤與梅香,并不是同伙。
碧螺相通了關竅,不由送了口氣,又道。
“這梅香平日看著乖巧,不想也是個有鬼心眼的!就是不知是誰將她安插在行止院,又有什么目的?”
“只要有目的,就會有所行動。”
姜綰道。
“不急,讓彩蝶暗中盯著她,別打草驚蛇。”
轉眼,到了三日后。
午后,姜綰吩咐碧螺將雪蓮裝好,又讓人套車,準備前往東宮。
彩蝶服侍她洗漱,捧來了一件茜色石榴裙。
姜綰認出這是朱雀上回送來的衣裳,只看了一眼便道:“這顏色太艷,換一件吧。”
彩蝶卻道:“今日是拜月節,晚上街上還會有花燈,夫人該穿得鮮艷些,也好祈求月神保佑。”
姜綰恍然。
怪不得裴熙約她今日見面。
自云貴妃將希望寄托在裴熙身上后,對他管的很嚴,不許他像往常一樣隨意出宮尋歡。
想必是看在拜月節的份上,才讓他出宮透透氣。
京中的拜月節很熱鬧,許多百姓和官宦人家會出門游玩,十分擁擠。
若是回來晚了,馬車都難行。
姜綰來不及換衣裳了,準備好東西,便乘著馬車到了東宮。
她來得巧,今日裴玄正好在府上。
聽說她來看望霜白,裴玄沒表現出詫異,引她到了一處院落。
姜綰推門而入,就見霜白躺在床上。
霜白聽見有人進門,目光炯炯地望了過來,看見來人是姜綰時,驚訝地“啊”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