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通。
諸葛神峰,神海,諸葛正兄妹緊隨其后跪倒在地。
“諸葛神峰(神海)叩請王爺擔當大任,承陛下遺命,重整山河,再延國祚!”
先祖愿不愿意他們不管,反正他們是愿意的,老爺子在諸葛家便是一堂,出法隨,即便是拋開這層不說,蕭仁是諸葛神峰的侄兒啊,當親兒子似的看待。
在此之前他們已經明白蕭仁的想法,既然他有這個霸業之心,那諸葛家必定傾力相助。
項歌,陽少華,君滄海,藺晟,左凌等等,如山呼海嘯般跪倒在地,他們是蕭仁的親信,蕭仁當王他們是王的手下,蕭仁當皇那他們就是皇的手下。
水漲船就跟著高,蕭仁越牛逼他們能獲取到的資源,地位也就越多。
“叩請王爺擔當大任,承陛下遺命,重整山河,再延國祚!”
藺晟直到此刻都是大腦發懵,他就是想跟著蕭仁混口飯吃,結果誰能想到,這口飯愈發的滿了。
不過他卻是感到由衷的興奮,什么飯能比從龍之功要香?
那些一流二流門派之人唾棄朝堂,那是因為他們沾不上光,喝不上湯,他們痛恨的不是朝堂,只是痛恨在朝堂沒有自已的一席之地!
十一州的刺史和行軍總管跟著跪倒在地,沒有諸葛家就沒有他們的今日,如今皇室死絕,天下有能力恢復正統的,異姓王蕭仁最為合適。
畢竟王是離皇最近的一步。
無論是于公于私他們這么做都沒有任何的問題,談忠君愛國的前提是,君得活著,眼下別說的是君,和君有血脈關系的都死光了。
不扶持蕭仁,難道扶持那些在外的刺史和行軍總管?或者是名不正不順的總督?
他們可沒有蕭仁擁有諸葛家和天鹿書院的背書!
隨著全場盡數拜倒在地,蕭仁撐著身子目光掃過,“既然列位意志如此統一,那孤就不再推辭了。”
此話一出,不少人都是愣了愣。
他也沒推辭過啊.......
不過想想這位的辦事風格也就了然了,他們聽聞過的蕭仁,不是在殺人,就是在去殺人的路上,西部至今還流傳著蕭仁的兇名惡名。
好在這些大多都是在修行者當中傳誦,民間對蕭仁可是一片稱頌,他們輔佐蕭仁的難度也是大大降低!
眾人慢慢起身后,蕭仁坐回到王位上,看著眼前的盒子道:“傳孤的第一道王命,以丞相和院長之合并而詔。
召其余三十八州之刺史行軍總管皆來冉州叩首,見駕,順天,承命!”
話音剛落,潮州新刺史張純正走了出來。
“王爺,丞相和院長所固然是真理,然此番先帝暴斃,各地人心沉浮,僅憑論,無甚可佐證之物,怕是有所不逮,臣以為可以先在冉州尋一地,祭司祈天,以為先帝祭祀將他們召來,以此來堵他們的悠悠之口!”
“臣附議!”
“臣也附議!”
諸葛神峰猶豫了片刻也站了出來。
“臣也附議!”
諸葛家和天鹿書院加上蕭仁的王位,的確是聲勢浩大,但人心隔肚皮啊。
再者雖說他們名義占盡,可說到底,李崇死的蹊蹺,沒有任何紙質的東西留下來。
將心比心,若是諸葛神峰任職時,突聞皇帝暴斃,然后此刻另外一人跳出來,即便是有再多人背書,諸葛神峰也一定會再三掂量。
何況,這件事但凡傳開,其他諸國都會有所動作,大虞地緣遼闊周邊國家不是眼饞一天兩天了!
蕭仁站起身走下臺階,將諸葛神峰躬著的身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