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柏臉上的興奮早已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沉重的壓抑。
“怎么會這樣?這里是蘇州啊,大夏最富庶的地方,怎么會有這么多流民?”
“正因為這里是蘇州。”
陸淵終于開口。
“田地都被兼并了,他們沒了地,只能進城討生活。可城里,不需要這么多雙手。”
夜幕降臨,一艘華麗的畫舫之上,燈火通明。
蘇州知府周康,正舉辦一場盛大的宴會,款待本地的士紳名流與鹽商巨賈。周康是鎮北侯陸戰夫人的親弟弟,一個靠著裙帶關系爬上來的肥胖庸官。
此刻,他正舉著酒杯,滿面紅光地高談闊論。
“諸位,本官治理蘇州三年來,風調雨順,百姓安康,商貿繁榮。這都是托了朝廷的洪福,也是諸位鄉賢鼎力支持的結果啊!”
一名大鹽商立刻奉承道。
“哪里哪里,全是知府大人領導有方!如今的蘇州,那真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一片祥和!”
另一名士紳也附和。
“正是。我等能在蘇州安居樂業,全賴大人庇佑。來,我等敬大人一杯!”
畫舫內一片阿諛奉承之聲。
陸淵三人,正是借著錢家在蘇州的一點生意關系,以游學士子的身份被邀請登船的。他們坐在最末席,安靜地看著這一場鬧劇。
錢文柏的手在桌下緊緊捏著,他低聲對陸淵說。
“這幫蛀蟲!城外餓桴遍地,他們竟還有臉在這里歌功頌德!”
酒過三巡,知府周康喝得興起,他看到末席的陸淵三人面生,便開口問道。
“那三位是何人啊?看著面生得很。”
引薦他們上船的商人連忙起身回答。
“回稟大人,這三位是京城來的游學士子,來蘇州探訪風物。”
“哦?京城來的才子?”
周康來了興趣。
“既然是才子,又逢此良辰美景,何不即興作詞一首,為我等助助興?”
滿船的目光都匯聚到了陸淵身上。
所有人都帶著一種看熱鬧的表情,等著這個外地士子如何絞盡腦汁,寫出些歌頌蘇州繁華的陳詞濫調來。
陸淵緩緩站起身,對著眾人團團一揖,然后走到了船頭。他看著運河兩岸的萬家燈火,又仿佛看到了城西棚戶區的黑暗。
他沒有沉吟,也沒有構思,直接開口吟誦。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眾人點頭,起句平平無奇,是寫江南的慣用開頭。
知府周康臉上露出一抹不屑。
陸淵的下一句,讓所有人的表情都凝固了。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畫舫之內,瞬間死寂。絲竹之聲停了,歌姬的舞步也停了。所有人都像被掐住了脖子,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這兩句詩,像兩記響亮的耳光,狠狠抽在在場每一個人的臉上。
陸淵沒有停下,他吟出了最后一句。
“能不憶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