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寒,血行不暢。”陳默簡意賅,“止痛藥只是麻痹,越吃寒氣越重。”
他讓女性撩起衣服下擺,露出小腹皮膚。然后取出一根艾條點燃,懸在她肚臍下方的關元穴以及腿部的三陰交穴上方,進行溫和的懸灸。
艾熱滲透,女性很快感到一股暖流涌入冰冷的小腹,原本刀絞般的疼痛竟然奇跡般地快速緩解,蒼白的臉上也漸漸有了血色。
“好…好舒服…”她忍不住驚嘆。
“下次來月經前三天開始灸,連續灸三天。”陳默掐滅艾條,“平時忌生冷,多用熱水泡腳。給你開個溫經散血的方子,疼得厲害時喝。”
女性拿著藥方,感受著久違的輕松,激動得不知說什么好,放下遠超市價的診金,才一步三回頭地離開。
一上午,陳默接連看了好幾個類似的、被西醫診斷為“疑難雜癥”或效果不佳的病人。他用針用藥,思路獨特,往往能直擊病根,取得立竿見影或令人驚喜的效果。
李浩一直在旁邊默默看著,幫忙維持秩序。他低聲對陳默道:“先生,您這醫術…要是開個大診所,肯定轟動全城。”
陳默擦著針,頭也沒抬:“麻煩。”
他的目的從來不是揚名立萬。行醫,不過是順手而為,也是…一種等待。
他在等。
等“判官”和“暗河”下一步的動作。
也在等,一個合適的契機。
一個能將戰場,從陰暗的角落,引向他所熟悉的領域的契機。
而此刻,環球金融中心68層,“斯崔克”公司內部。
詹妮弗正看著手下通過遠程設備和高倍鏡頭錄下的、陳默這一上午的診療過程。尤其是他對那個偏癱老人下針的手法和取穴,以及艾灸時那精準的火候控制。
她的眼神越來越亮。
“分析出來了嗎?”她問旁邊的技術團隊。
“正在建模分析!他的針刺深度、角度、捻轉手法,完全不同于現有中醫針灸學任何流派!效率極高!還有艾灸,他對距離和溫度的掌控,簡直…簡直像機器一樣精準!初步判斷,這種刺激能極大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和神經興奮性…”一個技術人員興奮地匯報。
“能量…這就是那種‘能量’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嗎?”詹妮弗喃喃自語,眼中貪婪更盛。
“判官”的命令是觀察和分析。
而她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未被現代醫學開發的寶庫!
如果能破解這種“能量”療法的奧秘…
她拿起內部電話,撥通了一個號碼。
“聯系南城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和市中醫研究院的人。”她命令道,“就說我們‘斯崔克’公司,有意向資助一個關于‘傳統醫學現代化研究與臨床應用’的大型合作項目。請他們牽頭,組織一場高水平的學術交流會,我們可以邀請一些…民間的‘高手’來參與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