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并不急躁。他每日依舊坐診、制藥、調教那對夫妻為孩子艾灸,偶爾也會翻看那本“燭龍”送來的假書,并在其上寫寫畫畫,似乎真的沉浸其中,推演著那些奇經怪脈的可能。
他表現得越“投入”,某些人似乎就越滿意。
幾天后的一個傍晚,天色陰沉,似有山雨欲來。診所里沒有病人,陳默正對著那本假書上一幅描繪“氣走夾脊,過重樓,逆沖泥丸”的詭異路線圖沉思,手指無意識地在桌上虛劃。
李浩快步從外面進來,低聲道:“先生,巷口來了個人,說是城西‘回春堂’的老掌柜,有急事求見。‘回春堂’是南城有名的老字號,但這位老掌柜,面色惶急,不像作假。”
陳默抬眼:“讓他進來。”
很快,一位須發皆白、穿著灰色長衫的老者被引了進來,果然正是“回春堂”的掌柜趙老先生。他年事已高,平日已不大坐堂,此刻卻急得滿頭大汗,也顧不上寒暄,對著陳默就作揖:“陳大夫,冒昧打擾,實在是有樁疑難雜癥,老朽束手無策,只得只得厚顏來請您出手相救!”
“趙老不必多禮,慢慢說。”陳默示意他坐下。
趙掌柜喘了口氣,急聲道:“是隔壁街‘永興’當鋪東家的獨子,年方十六,前幾日還好好的,昨夜突然發起高燒,渾身滾燙,但偏偏四肢冰冷,胡亂語,說的盡是些盡是些光怪陸離、不著邊際的古人語!更奇的是,他脈象洪大浮數,卻重按無力,舌紅無苔,如同鏡面!老朽行醫一輩子,從未見過如此怪癥!用了清熱透表的方子,全然無效,反而反而氣息更弱了!”
高熱肢冷,譫語古,脈洪大而芤,舌紅如鏡這癥狀確實古怪,像是邪熱內陷,陰液耗竭之象,但又有些似是而非。
“病急,容我先去看看。”陳默站起身。醫者本能,遇到這種怪癥,他自然不能坐視不理。而且,“回春堂”是老字號,趙掌柜的人品醫術在南城有口皆碑,他能親自來請,情況必然十分危急。
李浩立刻準備下車。陳默隨手拿上針囊和一些常備的急救藥材,便跟著趙掌柜匆匆出門。
車子很快來到“永興”當鋪后院。一進病房,便聞到一股濃郁的、混合著汗味和某種奇異腥氣的味道。一個少年躺在榻上,面色潮紅,呼吸急促,雙目緊閉,嘴里不停地念叨著些“金丹”“龍虎”、“水火”之類的丹道術語,四肢卻冰涼如鐵。其父母在一旁急得直掉眼淚。
陳默上前搭脈。脈象果然如趙掌柜所,浮取洪大奔涌,沉按卻空虛無力,如同按在蔥管之上,這是陰液極度耗損、元氣外越的“芤脈”!再觀其舌,舌質鮮紅如鏡,光滑無苔,是典型的“鏡面舌”,陰津枯涸已極!
但奇怪的是,少年體內似乎還有一股極其微弱、卻又異常精純的“陽氣”在苦苦支撐,否則早已油盡燈枯。
“發病前,他可曾接觸過什么特別的東西?或者去過什么地方?”陳默沉聲問道。
當鋪東家努力回想,忽然道:“有!前幾日他淘換來一本破舊的古書,說是煉丹的秘籍,寶貝得不得了,天天關在房里研究好像好像還按書上的方子,偷偷買了幾味藥回來鼓搗莫非是中了丹毒?”
陳默眼神一凝:“那本書和剩下的藥渣,還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