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的目光微凝,手指在桌面上無意識地輕輕敲擊。漢代古墓……中正平和的未知能量……
他心中猛地一動,一個被他忽略的細節瞬間浮現在腦海。他迅速起身,走到書房的保險柜前,輸入密碼,取出了那份他復制的“燭龍”勢力與遺跡分布圖。他在地圖上迅速找到了中原腹地,在那片區域,確實有一個標注極其簡略、只畫了一個圈并打著一個巨大問號的遺跡標記。“燭龍”的資料里對它語焉不詳,似乎也未曾進行過深入探索。難道……
“想辦法,”陳默轉過身,眼神銳利如鷹,“無論用什么方法,花多少代價,我要親眼看看那枚玉琮。”
他有一種無比強烈的直覺,這枚在考古學家眼中只是珍貴文物、在“燭龍”那里或許還未被注意到的玉琮,極有可能隱藏著不同于西北“龍隕之墟”和西南詭異瘴氣的、關于“先天一炁”的第三種,也是最本源的一種形態線索!
“燭龍”的注意力,一直被那些能量反應強烈的西北和西南的極端遺跡所吸引,他們追求的是狂暴的力量。或許正因如此,他們反而忽略了就在自己腹地身邊,那些更古老、更內斂、更不易察覺的真正痕跡。
新的線索,總是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悄然出現。
頭頂的風暴或許尚未遠離,但在這片刻的寧靜之下,新的種子,已然在無人察覺的土壤中,開始萌芽。
西郊漢墓出土的那枚古怪玉琮,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在陳默心中激起了層層漣漪。那種中正平和、卻又包羅萬象的能量波動,與他之前接觸過的所有“源初”能量——無論是“龍隕之墟”的狂暴熾烈,還是西南瘴氣的陰毒詭譎——都截然不同,仿佛是同源之水的兩個極端,一個是奔騰咆哮的怒濤,另一個則是深藏海底的靜流。
在楊家不計代價地動用其深厚人脈,并付出了足以讓普通富豪傷筋動骨的代價后,陳默終于得以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以一位身份模糊的“特邀考古顧問”的身份,踏入了戒備森嚴的市文物局恒溫恒濕倉庫。
空氣中彌漫著舊紙張與干燥泥土的混合氣息,冰冷的燈光下,一排排金屬架上安放著等待修復與研究的古物。在那最深處、安保級別最高的區域,那枚玉琮被單獨放置在一個厚重的防彈玻璃罩內。燈光映照下,它那青灰色的玉質顯得樸實無華,表面因歲月侵蝕而顯得有些模糊的云雷紋和神人獸面紋,似乎在訴說著千年的沉寂。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