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只看似普通的皮箱,內里卻藏著一個驚天秘密。之前,他只是在緊迫的時間內粗略瀏覽了大部分內容,重點放在了那些具有直接威脅的生物樣本和相關實驗數據上。而藏在箱底暗格中,那幾張材質特殊、用復雜密語寫就的碎紙片,他一直未能完全破譯。那些符號的復雜程度和加密邏輯,遠超他的預期。
如今,萬事俱備。有了從“燭龍”那里交換來的海量內部資料作為參考,尤其是其中關于各種古代密卷符號體系和特殊能量頻率的解讀方法,再加上他自身對“源初”能量的理解日益加深,破譯這最后謎題的時機終于成熟。
地下密室中,燈光被調至最柔和的亮度。那幾張薄如蟬翼、質地堅韌的碎紙片,被小心翼翼地鋪展在特制的恒溫玉臺上,其微弱的能量波動在玉石的映襯下,仿佛有了生命。玉臺周圍,堆滿了小山般的資料:各種古籍善本的復印件、打印出來的能量頻率圖譜、以及陳默自己寫滿了推演公式和猜想的研究筆記。
紙片上的字跡潦草而扭曲,似乎是在極度緊張或亢奮的狀態下寫就的。書寫者運用了極其復雜的混合加密方式,既有道家符箓的變體結構,也有類似周易八卦推演出的二進制編碼,更令人頭疼的是,其中一部分信息,竟是基于某種特定能量波動頻率才能解讀的圖形密碼。
陳默的心神完全沉浸其中。他雙目微閉,神識卻高度活躍,手指在空中無意識地虛劃著,腦海中,無數的符號、卦象、頻率曲線如星河般流轉、碰撞、重組。他將自己對“源初”能量的感悟融入其中,嘗試著以能量為“鑰匙”,去開啟這把塵封的“鎖”。時間一點一滴地流逝,密室內靜得可怕,只有紙頁偶爾被氣流帶起的翻動聲,和筆尖在稿紙上劃過的沙沙聲。
不知過了多久,或許是一天,或許是三天。當陳默的雙眼再次睜開時,眼中布滿了血絲,但瞳孔深處卻閃爍著駭人的精光。混沌的迷霧終于被驅散,破碎的語句開始被艱難地連接起來,晦澀的符號在無數次試錯后,終于找到了它們對應的真實釋義。
“…‘歸墟’非止一處…乃界域之薄弱點…‘龍門’亦非虛指…是其門扉…”
“…以萬靈之血魄為祭,引九幽之黃泉倒灌,其產生的巨大能量潮汐,可強行沖開‘龍門’…”
“…然此法有傷天和,逆轉生死,必遭天地反噬,即便成功,開啟之物亦非祥瑞,乃滅世之災厄…”
“…唯有身負‘真龍’命格,秉承天地氣運者,或可…鎮壓災厄,奪取造化…然‘真龍’何在?尋覓無蹤…”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