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子可有病痛?能伐木否?”
“家中有幾口?可愿參軍吃餉?”
“兄弟,你虎口繭厚,似練過刀弓?”
“那位,自稱何處人士?口音聽著有些許別扭?”
……
很快,經過層層篩選,確認沒有問題。一支由新募流民青壯組成的“后備營”初具規模,被帶至校場一角,開始最基礎的隊列與體力訓練。
他們的加入,將為日后三堡開荒耕種提供寶貴勞力。
這也正是邊寨亟需人口的關鍵所在。
流民涌入因大雪暫緩,卻遠未停止。
等開春后,各地流民涌來的只會更多。
近來,兩批流民涌入,算上此前邊堡近兩千人,鐵血軍寨轄下人口赫然突破了三千大關。
驟增的人口帶來了紅利,也隨之而來數倍于前的繁雜事務:
糧秣的精確發放與記錄。
寒衣、棉被的分派與管理。
窩棚的持續搭建與分配。
人口的詳細登記與造冊。
各類匠人的技藝甄別與任用。
投軍者轉入軍籍,其家眷的安置。
新建家屬區的秩序維持。
新的農墾任務規劃與分配
……
老保長本就忙碌,雖有諸葛風幫襯,此刻更似陀螺般旋轉,一日下來,嗓音嘶啞,腰身難直。
原先破敗閑置的軍寨官署,經連日趕工修繕,已煥然一新。
前部是正式的衙署公房,較縣衙更為寬敞,用以處理軍務、審理案件;
后部則是連排房舍院落,供官員家眷居住,并配有馬廄、親衛營房及小型校場,可住百人。
官署以堅石構建,高墻聳立,四方角樓加固。內有水井,糧倉,儼然成了一座堅固的小型碉堡。
秦猛投入大筆繳獲銀兩修繕,如今派上了用場。
他除卻在軍營操練兵馬,便是在官署親訓親衛隊,督導他們體能特訓,親授黑龍十八手、破鋒八刀等搏殺技。小妹秦小蕓與王艷亦跟隨習練。
“咚咚咚……”
官署外的戰鼓驟然響起。
——此鼓類似鳴冤鼓,響則代表有要事發生。
秦猛身著輕甲,外罩毛皮大氅,疾步趕至衙署。只見老保長拄著拐杖,氣喘吁吁,面色苦楚:
“老…老爺!不行了……實在不行了……”
他見到秦猛,上氣不接下氣,“寨子現今…人太多了!各類事項千頭萬緒…光憑老朽一張嘴,兩條腿…便是累死也照料不過來啊!
待天暖,流民恐再來,非設職房、分明職責不可!”
秦猛見老保長疲憊至此,又觀寨內局面雖亂中有序,卻處處需精細管理,心知鐵血軍寨人多了后,確需建立一套更完善的管理體系了。
他也恍然明白,為何軍寨升格后,帥司編制中會設有主簿、書吏,稅吏、治安隊等職位。
軍寨人多了,這些職位確不可或缺。
“老保長勞苦功高,您先歇息片刻。”秦猛安撫著,親自為王槐奉上熱茶,隨即肅然下令。
“李恒聽令!”
“在!”李恒昂首應諾。
“即刻張榜!于堡內及新來民眾中,招募識文斷字、精于計算者。
軍寨即日起:增設主簿一名,由老保長兼任;另設書吏三人、算吏五人、庫吏五人。
此外,專設治安大隊,設都頭兩名,優先從可靠民壯中遴選,嚴加考核,其職責分工如下……”
秦猛清晰口述了各新職位的權責與選拔標準。
至此,鐵血軍寨內的管理中樞,自此開始從老保長“口手相傳”的原始模式,向著擁有初步分工與文牘記錄的制度化,踏出了關鍵一步!
告示張貼,引起了轟動,基于龐大的人口基數。
很快便有些落魄讀書人、賬房先生之類前來應募。
經過諸葛風、張富貴等人的一番篩選、考核、任命…軍寨的管理框架逐漸構建,在烽火與汗水中,開始一層層地夯實,變得愈加厚重。
……
寨外的風雪還沒停,寨內的人氣卻一天天旺了起來。
然而,在這片白色的寧靜之下,無人知曉,許多來自草原的尖兵已借著風雪掩護,奔赴界河……
真正的考驗,即將隨著冰封的河道一同來臨。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