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中眾人齊齊哦了一聲,不時看看已經消失在月門之后的楊玉環,不時打量一眼懵逼的李琚。
隨即,臉上不約而同的浮現出曖昧的笑意。
楊玉環會選擇李琚,確實讓他們有些吃驚。
但轉念一想,其實也不是不能接受,畢竟,李琚的作品就擺在那。
他們就算不忿,也不得不服。
李瑤回過神來,也是忍不住一拳錘在李琚肩上,打趣道:“好小子,還真讓你得償所愿了!”
李琚仍是一臉懵逼,因為,他還是沒有理解楊玉環的用意。
總不能是讓自己去她家找她吧?
大唐的民風這么開放嗎?
李瑤見狀,則是忍不住失笑道:“你小子,還真是個不開竅的榆木疙瘩啊。”
“不是,你把話說清楚,到底什么意思?”
李琚一把拽住李瑤的衣袖,誓要問個明白。
因為,他是真的不知道其中的深意,歷史上也沒有過這樣的記載啊。
李瑤仰頭與李琚對視,見李琚臉上的茫然之色不似作假,這才擠眉弄眼道:“很簡單,就是要你去楊府提親!”
“啊?”
李琚張大了嘴巴,眼中滿是難以置信。
楊玉環的話,是......是這個意思嗎?
李瑤仿佛看透李琚內心所想,當即伸手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別懷疑,就是這個意思,為兄什么人,你還不知道,為兄什么時候騙過你?”
李瑤說的是實話,他確沒騙李琚。
大唐民風開放,開元年間尤甚。
如今日這般在后世明清時期,幾乎算得上是道德淪喪的聯誼大會,大唐官方也都是持支持態度。
甚至在上元節之類的盛大節日之中,官府還會主動組織規模盛大的燈會,讓未婚的青年男女互相了解。
當女子遇見心儀的男子,而男子也心儀女子時。
女子便會將繡有自家門氐的手絹交給男子,然后回家等待男子上門提親。
楊玉環主動向李琚報上家庭住址,其實也是這個意思。
而李琚聽得李瑤再三確定之后,則是徹底愣住。
尤其是提親兩個字,更是像一記重錘砸在他的心上,砸得他暈頭轉向。
所以,他真的,成功截胡了楊玉環?
就憑三首詩嗎?
一瞬間,他心里生出一股巨大的荒唐之感,難以置信,實在難以置信。
三首詩,就能換回一個貌若天仙的媳婦?
但很快,李琚就想到了一件非常現實的事情。
他急忙拉住李瑤問道:“你不是說這是武惠妃的手筆嗎,這也能更改嗎?”
聽見這話,李瑤頓時忍不住冷笑一聲。
隨即搖搖頭,冷聲解釋道:“那些門閥世族,有時候連父皇的帳都不買,何況一介后妃?更別說你今日在詩會上大放異彩,就算是為了臉面,弘農楊氏也不可能繼續和李琩聯姻。”
李琚又是一愣,因為李琩這番話,有點難理解。
不過,他還是迅速想通了其中關節。
簡單來說,今日的詩會,既是為防備李隆基猜忌必須要走的過場,也是為李琩造勢的重要場合。
若李琩能在這場詩會中大放異彩,那么楊氏與武惠妃私底下的謀算,便可以直接擺到明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