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還掛在黨參葉上時,北坡的新棚子已經搭好了。四根松木立柱支著帆布頂,里面擺著張青石桌,是趙衛東從山澗里抬來的,桌面上還能看到水沖刷的紋路。蘇晴在棚子周圍種了圈驅蚊草,翠綠的葉片揉碎了會散出清香。
“這棚子比我家的廚房還像樣。”趙曉燕蹲在青石旁,用紅漆在桌腿上寫名字,“以后這就是咱們藥材小組的據點了。”她先寫了“王小二”,又寫了“蘇晴”“趙曉燕”“趙衛東”,四個名字擠在一起,像親兄妹似的。
王小二把烘干的當歸裝在麻袋里,這是昨天連夜處理的,足有二十斤,今天就能送供銷社。空間的烘干功能升級后,不僅速度快,還能保留藥材的藥效,李采購員驗過貨后,說比縣藥材站的庫存還好。
“我叔說縣醫院要一批黃芪做藥引,給的價特別高。”趙曉燕從帆布包里掏出個筆記本,上面記著密密麻麻的收購信息,“不過要五年生以上的,還得帶須根,咱們得去南坡找。”
蘇晴立刻接話:“南坡的陰溝里有黃芪,去年我爹挖過,就是路不好走,得穿過片亂石灘。”她從藥簍里拿出張草圖,上面畫著藥材生長的位置,是用炭筆描的,線條歪歪扭扭卻很清楚。
趙衛東扛著把砍刀走過來,刀上還沾著松脂:“我去探過路了,亂石灘那邊有幾條蛇,不過我已經清理干凈了。”他往桌上放了個布包,里面是剛采的野草莓,紅得像瑪瑙,“給你們嘗嘗,南坡的草莓比別處甜。”
王小二捏起顆野草莓塞進嘴里,清甜的汁水在舌尖炸開。系統面板突然彈出新任務團隊分工:明確藥材小組各成員職責,完成首次定向采集任務(二十斤五年生黃芪)。獎勵:系統解鎖“藥材圖譜”功能,可識別大興安嶺所有藥材;空間新增“幼苗培育”格。
“咱們得定個分工。”王小二擦掉嘴角的果汁,指著草圖說,“晴晴負責辨識和采挖,畢竟你懂藥材;曉燕管銷路和記賬,供銷社那邊你熟;趙哥負責開路和安全,護林隊的經驗用得上;我就負責運輸和處理,空間能裝還能烘干。”
“我沒意見。”蘇晴把草圖折好放進藥簍,“我這有本我爹留下的藥書,上面有黃芪的生長特征,咱們照著找準沒錯。”
趙曉燕立刻從帆布包掏出個算盤:“我把每天的開銷和收入都記上,月底平分,誰也不占誰便宜。”她撥了下算珠,清脆的響聲在棚子里回蕩。
趙衛東扛起砍刀:“那我先去南坡清路,你們吃完早飯再來,我在亂石灘那邊等你們。”他大步流星地往山下走,砍刀在晨光里閃著亮。
出發前,王小二回了趟家。李秀蓮正坐在炕沿上給丫蛋梳辮子,看到兒子進來,趕緊把個布包塞給他:“這是給你們帶的干糧,里面有四個雞蛋,讓曉燕和晴晴也嘗嘗。”她的臉色比前段時間好多了,咳嗽聲也輕了,“昨天公社的醫生來看過,說再吃兩副藥就能下地干活了。”
丫蛋舉著個新書包跑過來,是王小二用賣藥材的錢買的,藍布面上繡著朵小紅花:“哥,我明天就能去學堂了!李老師說我認識的字比好多同學都多。”
王小二摸了摸妹妹的頭,心里暖烘烘的。他把布包放進空間,又給娘塞了五塊錢:“這錢您留著買些好吃的,別總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