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喜歡這種感覺。
罷了,他也謝家緣分太淺,這里的人和事都不值得他在意。
那個甄玉蘅以后就由她去吧。
相信過了今日,她也不會再有臉面繼續到他跟前來虛情假意,他落得清凈。
原本讓甄玉蘅頭疼的賬本虧空已經填平,經此一事,她在府里有了些聲望,是時候趁熱打鐵,將人心收攬起來了。
清晨,天還沒大亮,甄玉蘅就起來理事了。
庭院里,幾十號下人站得齊齊整整,等著聽甄玉蘅的訓示。
甄玉蘅站在檐下,高聲道:“馬上就要過年了,你們干活都得警醒著點,勿要出什么岔子。我剛掌家,你們可別想著我年輕好糊弄,活干得好,大家一起過個好年,干不好,可別怪我找你的麻煩。”
她聲音平和,卻透著一股不敢違抗的威壓,底下人都訥訥應是。
甄玉蘅又道:“今年天冷,大家干活不容易,今年就每人多發一件冬衣,另外這個月的月錢,每人多發一半。”
眾人一聽皆是面露喜色,連聲道多謝二奶奶。
甄玉蘅回了屋,曉蘭站在窗前,看著眾人一個個排著隊領冬衣和月錢的高興樣子,對甄玉蘅說:“二奶奶這次下了本,給大家伙兒都發了好處,這下她們就知道該向著誰了。”
甄玉蘅喝了一口熱茶,淡淡道:“這哪兒夠啊?一些小恩小惠,只夠收買底層的人心,那些管事的可不會把這些放在眼里。她們在府里年頭久了,都成了精。要想籠絡她們,是要費點功夫的。不過她們這些人,最會觀察風向,只要有一個人向我靠攏,其他人就都會順風倒了。”
“這內院里大大小小的管事,管園子的,管廚房的,管茶水的,管庫房的,管人事的,有不少人,二奶奶覺得,要從誰開始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