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有制藥廠,生產的藥品要送往全國,所需的藥量極大,但因為認識藥材的鄉親們少,進山采藥的也沒多少,收購站收不上來藥材,他們大河縣藥材站這幾年都沒完成上級單位分配的工作任務。
去年年底時,金德廣到市里開會,上面有意解散他們大河縣藥材站,原本的工人們會重新分配工作。
這事讓金德廣犯了愁,沒想到,現下有了林菀寧,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他們藥材站收上來的藥材已經超過了去年的總額度。
不僅如此,林菀寧還懂得藥材,應該晾曬的,應該采摘葉片的,應該以根莖入藥的,每個種類都分揀的十分精細,這也大大的減輕了藥材站的工作量。
上個月,他們藥材站送到市里的藥材可是獲得一致的好評。
上級領導還說今年大河縣藥材站能爭一爭標兵單位。
這可把金德廣高興壞了,今天一大早親自帶人在藥材站大門口等著林菀寧來送藥。
藥材過了稱,金德廣按照價格支了錢:“小林,眼瞧著要入冬了,下個月所需要的藥材可能會更多,你們能按時交付嗎?”
“可以。”林菀寧爽快地答應了下來。
按照簽好的訂單,下個月所需交付的藥量不少,每年入冬,藥材站幾乎沒有藥材可收,金德廣難免會擔心這個問題。
聽了肯定的回答,金德廣心里也有了底:“那成,咱們就按訂單來,如果你們能多送的話,咱們藥材站照單全收。”
他朝林菀寧身邊湊了湊:“價錢方面,我還能再給你提高一點。”
林菀寧:“那就謝謝金站長了。”
她和毛三、孫安知,幫著藥材站的同志們將藥材入了庫。
每一次來送藥材都需要和炊事班借三輪車,總是不方便,林菀寧又沒在國營商店里見到過有賣三輪車的,便想著金德廣在縣里工作,認識的人多,說不定能知道哪里有賣三輪車的。
“金站長,我想和你打聽一下,咱們縣里哪里有賣三輪車的?”
金德廣瞄了一眼毛三推著的三輪車:“你還要買三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