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井郡。
從當初的一口火井,已經發展到如今的百眼。
周瑜信守承諾,把當初的臨邛縣升為火井郡,當初的縣令也一躍成為太守。
至于當地的百姓,生活更是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由務農全部轉為務工,且只生產兩樣東西——鹽、鐵。
鹽場。
只見鹵井處,架起一個裝置。
一根木梁豎著送入井中,一端浸入水面下。
木梁兩端安置著滑輪,一根麻繩串在上邊。
而在麻繩上,則是一節節開口的竹筒。
一頭驢子以井口為圓心,在人力驅趕下不停轉圈。
驢子轉圈的同時會帶動裝置,麻繩循環轉動,竹筒自上而下浸入井中水面下,然后再被抽上來。
簡而之,鹵井上安裝了一個“驢動力”水車,把鹵水源源不斷汲取出來。
竹節爬升到最頂端,隨即傾倒下來,下方有一個水槽接引。
鹵水沿水槽流動,最終被送入旁邊一個巨大的“漏斗”中。
漏斗上層是鵝卵石,中層是米粒石與木炭,下層是細密的沙子。
最后,漏斗的出口處,再蒙上一層厚厚的紗布。
一滴滴鹵水從漏斗中過濾出來,最終落入儲存器皿中。
一群青壯赤膊上身,扛起巨大的鐵鍋,懸空架在火井上,把積蓄的鹵水倒進鍋里。
“涼快咯!”
待到鹵水上鍋后,伴隨著一聲吆喝,青壯們全都一哄而散,興高采烈跑到一旁的簡易涼棚中。
大汗淋漓的青壯們,圍著一口冰鑒席地而坐,或拿起蒲扇扇風,或拿起毛巾擦臉。
見到青壯們進來休息,婦人把剛用硝石制好的冰塊,紛紛投送到冰鑒中。
霎時間,白花花的寒氣四散開來,青壯們全都面露愜意。
半大孩子們端來涼茶,供青壯們飲用解渴。
內服外用,一番操作下來,身上的暑氣盡數消散,圍坐在一起隨意閑聊。
“起鍋!!!”
過了一陣后,負責看鍋煮鹽的人大聲吆喝。
正在休息的青壯,又紛紛從涼棚里涌出,把懸在火井上的大鍋抬下來。
一鍋熱氣騰騰的雪鹽,就這么被煮出來。
隨后,用鐵鍬把雪鹽產出來,平鋪在地上的竹席上,令其在陽光下暴曬。
這期間,驢子又汲取大量鹵水,并且已經完成過濾,青壯們重新循環此前的步驟
這還僅僅是一口火井,像這樣類似的場景,在一口口火井前上演。
“這東西是誰搗鼓的?”
周瑜來到一口鹵井前,看著轉圈的驢子發問。
“回主公,是百姓們自己想出來的法子。”董允解釋道:“屬下覺得能提高產量,然后就全面推行。”
“勞動人民的指揮是無窮的啊。”周瑜不禁感慨,“休昭做的也不錯,作為鹽場的管事,要多多聽取眾人的意見,更要多多考慮百姓的難處。”
“屬下謹遵教誨。”董允欠身答應。
“鹽場的產量如何?”周瑜詢問道。
“回主公,供不應求。”董允回答道:“除了供應荊、益二州外,多余的都被麋府君要走,次次都是有多少要多少。”
“呵呵。”周瑜輕笑道:“子方是個做生意的好手。”
“曹賊忙著西北戰事,顧不上打擊新野的互市,等到戰事結束后,好日子只怕要到頭咯。”
曹操眼下只是顧不上罷了,絕非孫權那般無計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