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
八水環繞,虎踞龍盤。
作為前漢定都所在,關中絕對是形勝之地。
盡管后漢定都洛陽,導致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東移。
加之董卓、李、郭等西涼武夫肆虐,導致長安落寞破敗。
但舊都就是舊都,一些底子依舊還在。
長安城外一片金黃,好一副風吹麥浪的景象。
劉備、諸葛亮君臣二人,一前一后走在田壟上,穿梭在金黃的麥田中。
“真喜人吶!”
劉備探出過膝的長臂,掌心拂過麥芒,面露期待之色。
“秋收之后,咱們就不用為糧草發愁了。”
“是啊。”諸葛亮搖扇輕笑,“還是要感謝曹賊,把長安周邊經營的這么好。”
“哈哈哈~”劉備頓時樂不可支。
建安四年,鐘繇受封司隸校尉,持節都督關中,在長安駐扎下來。
如今已經建安十五年,十余年時間過去,鐘繇又不是吃干飯的,自然把長安經營的非常好,最終讓劉備撿了個現成。
在軍閥林立的西北地區,長安周邊大概是發展最好,且最穩定的地方。
鐘繇代表曹操、代表朝廷,且還有一支曹軍駐扎在長安,根本沒有不開眼的軍閥,趕來長安找麻煩。
自然而然,關中為數不多的百姓,都聚集在長安周邊尋求安穩與庇護。
加之在大漢的特殊意義,長安就成了西北地區,最為繁榮的城池。
當然,僅限于跟西北其他地方比。
總體而,長安還是相對破敗,頗有百廢待興的意味在其中。
不過饒是如此,劉備也已經非常滿足。
不僅在西北站穩腳跟,同時還于舊都對劉備而,還有著無法替代的特殊意義。
上次擊敗曹洪,繳獲大量糧草、武器,以及絕大多數的俘虜。
如今的劉備擁兵上萬,武器甲胄一應俱全。
再等到秋糧下來,就連后勤方面也沒任何問題,儼然成了西北第三強者。
除開韓遂、馬超二人外,就數劉備的實力最強。
更兼有關張趙等萬人敵,以及諸葛亮、法正這種一流謀士,氣候頗為不俗。
不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劉備當下也有發愁的事情。
“孔明,戰馬的事情該如何解決?”
紙面實力已經是西北第三,但有件事情一直困擾著劉備。
戰馬!
在西北,一個軍閥沒有戰馬,就像一個人失去雙腿。
在人人都有騎兵的環境下,沒有戰馬的劉備,就會顯得非常尷尬。
以至于讓諸葛亮,不得不去開發水軍
說到底,劉備還是個初來乍到的外人,沒人愿意賣馬給他。
還有一個關鍵點,則在于馬超的態度。
此前,劉備剛從秦嶺翻山越嶺出來,不得已寄居于馬超麾下,從而得到糧草度日。
可劉備何許人也?
雖然經常寄人籬下,但啥時候真給人當過馬仔?
公孫瓚不行、陶謙不行、劉表不行、孫權不行,甚至就連曹操都不行。
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當初,曹操為了拉攏劉備,可沒少下心思。
到最后,劉備還是逮著機會就跑路,捎帶著又把徐州奪回去。
可想而知,區區馬超而已,豈能讓劉備真心效力?
成功奪取長安,有了立身之本后,劉備直接就獨立自主了
盡管表面上,還和馬超方面保持友好關系,但實際上已經完全不聽話。
馬超也不是傻子,知曉劉備不甘人下。
同樣表面上維持一團和氣,暗地里使勁下絆子,暗示其他人不許賣馬給劉備。
作為西北最強軍閥之一,很多人都要顧忌馬超的臉色行事。
更何況馬超強、劉備弱,其他軍閥自然不會冒著得罪馬超的風險,偷偷賣馬給劉備組建騎兵。
唯一不需要顧忌馬超的軍閥,只有韓遂一人而已。
不過韓遂在涼州,劉備在長安,馬超的勢力正好橫亙在二人之間。
韓遂與劉備想接觸,無論如何也繞不開馬超,這條路自然也行不通。
“該如何繞過馬超獲取戰馬呢?”劉備非常苦惱。
諸葛亮答非所問,道:“主公,可曾發現近來,來長安的商賈變多?”
劉備稍加思索,點頭道:“經孔明一提醒,好像還真是”
西北的營商環境非常差,還是董卓等西涼武夫,當初留下的禍根。
軍閥林立、沒有秩序,導致的結果就是盜賊橫行。
甚至于這些盜賊,其實就是各路軍閥麾下假扮,專門打家劫舍、攔路求財。
加之西北的經濟早就崩壞,導致長安作為絲綢之路的,這些年的商業卻毫無起色。
“主公可知這些商賈從何而來?”
“不知道。”劉備老實搖頭。
說實話,劉備作為一方諸侯,其實對商業方面不夠重視。
要不然麋竺、麋芳兩兄弟,兩位商賈之家的子弟,也不會英雄無用武之地。
“都是從關東來的商賈。”
諸葛亮口中的關東,指的是潼關以東地區,全都是曹操的地盤。
“莫不是來刺探情報?”劉備想到一種可能,覺得是細作假扮商賈。
別說,劉備在其他方面,還是有足夠的敏感度。
“主公多慮了。”諸葛亮啞然,“屬下已經確認過,的確都是正經商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