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校園名人交往,這事兒在學校很快就傳遍了,就連學校老師都知道了,有時候秦執與得空陪霍清顏上課,課堂上還被老師叫起來提問,雖然不是自己的專業,但為了幫霍清顏復習,秦執與偶爾也會看一下他們的專業書,所以面對提問都能完美應付。
要不是知道秦執與是搞科學研究的好苗子,她都想把人搶到他們金融系了。
時間一晃,霍清顏大四了,秦執與馬上就要二十歲了,兩家人正在商量訂婚儀式上的一些事情。
秦執與這兩年在學術領域嶄露頭角,本科階段就跟著導師參與了重要的科研項目,發表的論文引起了學界關注,保送本校直博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他的世界充斥著復雜的公式、艱深的文獻和沒完沒了的實驗,思維敏銳,邏輯清晰,是導師和同學眼中未來的學術之星。
而霍清顏,在學習上確實沒什么天賦,靠著秦執與的考前突擊輔導和那么點運氣,才勉強拿到了畢業證和學位證。
畢業后,家里通過關系,給她在津南一個不錯的單位安排了一份清閑的文職工作。
她的世界變成了朝九晚五、處理瑣碎文件和應付辦公室人際。
起初,熱戀的激情還能掩蓋這些不同。
霍清顏會興致勃勃地聽秦執與講他實驗室的趣事,雖然很多專業術語她聽不懂,但看著他神采飛揚的樣子,她就覺得開心。
秦執與也會耐心陪她看她喜歡的無聊綜藝,聽她吐槽辦公室的奇葩同事。
但漸漸地,問題暴露出來。
霍清顏下班后想約會、想逛街、想看新上映的電影,而秦執與卻常常泡在實驗室,或者需要熬夜趕論文、準備學術會議。
兩人的作息和空閑時間很難同步。
更讓霍清顏感到無力的是知識層面的鴻溝。
有一次,兩人難得一起吃飯,秦執與接到實驗室師兄的電話,討論一個數據模型的問題,他對著電話侃侃而談,那些“傅里葉變換”、“神經網絡”、“奇異值分解”之類的詞匯,像天書一樣鉆進霍清顏的耳朵。
她努力想聽懂,想參與進去,卻發現根本無從下手。
等他掛了電話,霍清顏好奇地問:“你們在討論什么呀?好像很復雜的樣子。”
秦執與正沉浸在剛才的思辨中,隨口答了一句:“沒什么,一個算法優化的問題,說了你也不感興趣。”
他本是無心,腦子里還想著剛才電話里討論的一些問題,忽略掉了霍清顏長期積累下來的委屈。
她臉上的笑容淡了下去,默默低下頭,扒拉著碗里的米飯。
其實在上學的時候,她就清楚地知道,秦執與和她,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但從小一起長大,她以為她能蹦夠克服,所以即便再不敢興趣,她還是努力地聽他侃侃而談。
可事實證明,不屬于你的世界,你就算硬擠進去,也不過就是里面的一個小丑。
她看著身邊這個越來越優秀的男朋友,再想想自己那份平平無奇、毫無挑戰性的工作,第一次清晰地意識到,他們的人生似乎正在走向兩條不同的軌道。
他像一顆不斷上升的星辰,而她,可能終其一生都只是地面上仰望他的人之一。
秦執與這段時間確實很忙,忙到他幾乎有一個月的時間都沒回家,所以也沒發現霍清顏情緒上的一些問題。
矛盾在一次偶然的探班中徹底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