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四周亮起無數火把,皇帝親率御林軍趕到:“丞相,朕等你多時了。”
張丞相面色慘白:“陛下您”
皇帝冷聲道:“朕早已懷疑你。只是沒想到,你竟敢私通吐蕃,害死十萬將士!”
原來皇帝早就暗中布局,就是為了等今天。
張丞相見大勢已去,拔劍抹了自己的脖子:“成王敗寇但你們永遠找不到黃金”
案件告破,真相大白。
張丞相一黨盡數落網,李敢將軍得以平反,但陸丞心中仍有疑慮。
那些黃金在哪?婧娘臨死前指的真是張丞相?為何覺得還有更大黑手?
夜幕下,陸丞獨自整理證物,發現李毅給的令牌略有不同背面有個極小的“林”字。
他想起長安道首領林清,“難道是他?”
張丞相伏誅,朝堂震動,皇帝下旨徹查此案,牽連官員達三十余人,一時間人人自危。
陸丞卻總覺得此案了結得太快。
張丞相雖位高權重,但私通吐蕃、盜賣軍需這等潑天大罪,背后必定還有更大勢力。
這日,陸丞在整理張丞相府中查抄的文書時,發現一本暗賬。
上面記錄著大量黃金往來,但收款方只有一個代號,“林中客”。
“林中客。”陸丞沉吟,“莫非是林清?”
更令他疑惑的是,這些黃金最終都流向一個地方:江南織造局。
“織造局只管絲綢貢品,要這么多黃金作甚?”陸丞百思不得其解。
他立即派人暗查江南織造局。
回報令人震驚:織造局近年確有大量黃金流入,但賬面上毫無記載。
更蹊蹺的是,局內工匠頻繁更替,許多老人不知所蹤。
陸丞決定親自南下調查。
臨行前,皇帝密召他入宮,“愛卿可知,江南織造局是誰的地盤?”皇帝意味深長地問。
陸丞不由得一怔:“不是一直由內務府管轄嗎?”
皇帝搖頭道:“表面如此。但實際上,自從靖王就藩江南后,織造局就掌握在他手中了。”
陸丞心中一震。靖王趙擎,皇帝的親叔父,當年與先帝爭位失敗后一直安分守己,難道:“陛下懷疑靖王?”
皇帝嘆息:“朕不愿懷疑皇叔,但黃金案牽扯太大,朕不得不防。”
帶著重重疑慮,陸丞秘密南下。
江南水鄉,表面繁花似錦,暗里卻波濤洶涌。
陸丞假扮綢商接近,發現局內確有蹊蹺,工匠們眼神呆滯,行動機械,與之前的“影衛”極其相似!
更可怕的是,局內日夜不停趕制的不是絲綢,而是鎧甲兵器!
“靖王在私鑄軍械!”陸丞心中駭然。
他冒險潛入核心工坊,只見里面堆滿黃金,工匠正在將黃金熔煉成金磚,上面打著特殊印記。
突然,警報大作!陸丞急忙躲藏,只見一隊黑衣護衛沖入,為首的竟是已“死”的張丞相!
“加快進度!主公等不及了!”張丞相厲聲道。
陸丞如遭雷擊,張丞相沒死?那當日自刎的是誰?
趁眾人不備,陸丞悄然退出,立即飛鴿傳書京城。
然而信鴿剛飛出就被射落。整個蘇州城已被封鎖,進出嚴查。
陸丞心知不妙,立即轉移。
剛離開客棧,原來住處就被官兵包圍。
“看來有內奸。”陸丞不冷不熱地笑著,知道他來江南的,朝中不過數人。
“好一招倒打一耙!”陸丞心中冷笑。
此時船家進來送飯,見到陸丞先是一愣,隨即跪下:“可是陸國公?”
陸丞冷冷握劍:“你是?”
船家低聲道:“小人是李敢將軍舊部。
將軍蒙冤時,曾得國公仗義執,我等一直感念于心。”
陸丞稍松警惕,但是心里清晰無比:“如今局勢危機如此之大,怕是有人圖謀不軌。”
“小人明白。”船家恭敬道:“國公可暫避小人漁村,再從長計議。”
陸丞隨船家來到太湖邊一個小漁村。
這里漁民多是邊軍退役,對陸丞十分敬重。
“國公,靖王近日確有不軌。”
老村長道,“他頻繁調動藩兵,以剿匪為名向京城方向移動。”
陸丞警惕凝視著對方:“可知靖王與吐蕃是否有往來?”
村長搖頭道:“這倒不曾聽聞。但靖王與朝中某些大臣往來密切,特別是林尚書。”
陸丞心中一凜。
林尚書是兵部侍郎,掌管軍情傳遞,若他倒向靖王
夜幕下,陸丞正在研究江南地圖,忽聞村外馬蹄聲急。
陸丞急忙躲入地窖。透過縫隙,他看見帶隊的是個文官打扮的人,正是林尚書!
“仔細搜!欽犯必在此處!”林尚書厲聲道。
突然,一個孩童不小心碰到魚簍,發出聲響。
此時老村長大笑上前:“大人!小老兒知道陸丞下落!”
林尚書臉色欣喜:“快說!”
老村長突然猛撲過去抱住林尚書:“鎮國公快走!”同時點燃身上火藥!
轟然巨響中,陸丞從后門逃出,眼中含淚。
漁民們拼死阻攔官兵,為他爭取時間。
陸丞駕舟入太湖,心中悲憤交加。靖王、林尚書、張丞相這張網遠比想象更大。
他想起皇帝曾說過,大周有兩股暗流,一股是太陰王余黨。
另一股莫非就是靖王?
但為何要勾結吐蕃?這說不通。
他急忙游開,身后小舟炸得粉碎。
遠處一艘快艇上,林尚書冷笑而立:“陸丞,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陸丞潛入深水,頓時恍然大悟,林尚書才是真正的主謀!靖王恐怕也只是棋子。
他在水下發現一個洞穴,鉆進去竟是條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