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阿彌陀佛......新皇登基,大赦天下,鏡澄,你今日就能回家了。
水鏡寺法堂,德高望重的老僧閉目合掌。
聽著方丈的話,蕭逸緩緩放下手中木魚。
指尖微顫,似是無意,卻握得佛珠生痛。
三年了。
滿門親人,無一人來尋,如今倒是來了。
呵!
回家。
他早就沒有家了。
我愿出家。
你老婆孩子不要了嗎
不要了。
也在這時,他的夫人段紅雪,帶著兒子蕭辰闖入寺中,不顧周圍僧人的阻攔,直接推開法堂大門。
夫君
在見到還在誦經的蕭念時,女人的臉上露出錯愕。
領著兒子在外侯了半個時辰,可蕭念卻遲遲不肯見,只能自己闖進來。
她想不通,夫君得了赦后,為什么沒有第一時間趕回家,而是繼續留在寺里敲木魚。
夫君,我和辰兒來接你了。
圣上免了你的罪,現在整個將軍府都在等你回去。
段紅雪朝那道略有些消瘦的男子背影道。
蕭逸卻是頭也不回,像個尋常僧人那般,語氣平緩:女施主,我已了斷塵緣,請回吧。
女人當他還在置氣,聲音放軟:你是怨我三年沒來看你,我也很不容易,你三年前冒犯了皇孫,若是唐突前來,我怕......
他望向她。
那是一雙冷得發啞的眼睛。
三年前,她看他的眼里是柔情,是信賴。
如今她低頭躲閃,眼里盡是愧疚與算計。
他終于明白,當年那句愿隨你赴死,不過是她年少無知時說的一句戲。
段紅雪攥緊了衣袖。
三年前那場變故來得突然。
老將軍流落民間的親子剛認祖歸宗,就因與皇孫爭執致其落水。
蕭家需要個替罪羊,于是蕭逸這個養子被推了出來,在水鏡寺青燈古佛整整三載。
三年里,蕭家連個送飯的小廝都沒派來過。
她本該說些什么,可當蕭逸的目光掃過來時,所有辯解都凍在了喉間。
娘親別怕!稚嫩的童聲突然刺破沉默。
七歲的蕭辰像頭護崽的小獸擋在她身前,明明個頭才到大人腰間,下巴卻揚得老高
你憑什么兇娘親我這三年要跟著蕭念叔叔學排兵布陣,哪有閑工夫來看你!
辰兒!段紅雪慌忙去捂孩子的嘴,卻被兒子倔強地扭開。
孩童的聲音愈發清脆銳利:蕭念叔叔能教我騎馬射箭,將來我要像他那樣當大將軍!才不要像某些人
他故意拖長聲調,黑白分明的眼睛斜睨著蕭逸單薄的身形
病歪歪的連弓都拉不開,整天就會敲木魚,也配......
蕭辰!
段紅雪這聲喝止帶著顫音。
孩子被嚇得一哆嗦,剩下的話碎在嘴里,卻仍不服氣地鼓著腮幫。
蕭逸攥著佛珠的手緊了緊。
這才離家短短三年,他的兒子,就愿不認他了。
其實早有預兆。
早在替蕭念頂罪之前,蕭家上下對他的態度就已天翻地覆。
妻兒開始嫌他體弱,無法掙誥命,語間多了排擠。
父母他們滿心滿眼都是剛認回來的親兒子,要他處處退讓,仿佛他在蕭家享受的每一分富貴,都是偷來的。
可他們忘了,蕭家如今的地位,靠的從來不是老將軍的余蔭,更不是蕭念的歸來,而是他!
一個養子,甘愿埋沒姓名,一次次在幕后運籌帷幄,換來的功勛。
他若貪功,大可自立門戶,世間多一位攪動風云的奇才。
可他沒有。
甚至心甘情愿替蕭念出家,不過是為了償還老將軍的養育之恩,敬他知人善任,是難得的好人。
蕭逸斂去眼底的情緒,目光如刃,直刺段紅雪:你就是這么教他的
段紅雪指尖一顫,下意識別開眼,不敢與他對視。
蕭念那點紙上談兵的能耐,全是他一字一句教出來的。
蕭逸雖體弱多病,卻是天生的謀士。
他拉不開弓,提不動刀,卻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若非如此,當年蕭老將軍也不會在眾多孤兒中獨獨選中他,收為義子,悉心-->>栽培。
多年來,只要碰上戰事,就一直有他在幕后出謀劃策,蕭家也因此爭回累累功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