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明王朝拍得非常火爆,雖然嘉靖朝代的時候是有一些黨政,但是嘉靖時候的黨政和萬歷時候的黨爭是截然不同的。
嘉靖時期的黨爭,就突出一個皇帝有黨政的需要,而且通過控制黨爭,讓整個朝廷的權力被皇權牢牢掌控,本質上其實是皇帝的平衡之術,比如他一段時間用一個臣子,然后后續一定要用其他的臣子把這個臣子給取代了。
不過是先用張璁,后又提拔夏干掉張璁,后,再讓嚴嵩取代夏,晚年又扶持徐階扳倒嚴嵩。
首輔權利再大,仍然牢牢的被皇帝掌控,皇帝不用你的時候扶持一個人把你取代掉,那是想做到就可以做到的。
到了萬歷時期那是真不同了!
萬歷皇帝跟他爺爺一樣多少年沒有上朝,但是他爺爺是牢牢掌控的皇權,可是到了萬歷的時候,那就是真正的皇權弱化黨政失控了。
萬歷皇帝造成黨爭的導火索就是國本之爭,他非常想立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但是朝臣們卻堅持嫡長子繼承制,堅持要立朱常洛,也就是一月皇帝。
萬歷皇帝并非一定是偏愛。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而是想要把這個決定權牢牢掌控在自己皇帝這個手中。
但是這一次朝臣們,卻是很堅定的堅持讓后來的一月皇帝朱常洛來當皇帝。
萬歷就怒了,你們敢不同意,那我就不上朝了,我直接消極怠政。
不但不上朝我還不批斗章我還不補,官員空缺。
他以為朝臣們會道歉,會服輸,會服軟。結果沒有想到官僚集團趁機擺脫了皇權的束縛,開起了激烈的黨爭。
先就是東林黨,東林黨作為文官集團的核心訴求快速崛起,然后被其他官員,比如提檔除黨浙黨等地域性的派系進行抱團圍攻,東林黨失去鋒芒后,其他派系開始相互攻擊,整個朝局馬上失控。
萬歷從一開始不想管,到最后管不住,可以說一手作死,還真把大明王朝給作死了。
之后朱常洛一月皇帝從歷史皇帝名單中快速閃過,兒子明熹宗朱由校登基在位七年,扶持閹黨對抗文官集團的黨爭,閹黨強勢崛起,黨爭搞得朝局天崩地裂,大明在朱由校和朱由檢這兄弟兩個手里面快速滅亡。
宋神宗趙煦死了之后,北宋也就維持了42年。
而明神宗萬歷死了之后,明朝只是維持了24年。
一個42,一個24,這兩位神宗說沒什么機緣那是真說不過去。
畢竟,神宗嘛!
搞黨爭的神宗,沒有合格的領導能力,那搞起來控制不了,整個朝廷只能滅亡。
嘉靖皇帝再怎么樣還能被稱作一個明世宗,世宗這個廟號,還真不是一般皇帝都有資格有的。
雖然是因為小宗過繼大宗的世系傳承,但同時是有真真切切的皇權運作。
但萬歷皇帝就不同了。
明神宗,神宗啊,神宗皇帝這個稱號,在古代是真有說道,一個比一個神神叨叨,要不然怎么會成為神宗呢?
神宗的神可不是神仙的神,說是被稱為神經,那才是真真正靠譜的。
雖說比不上煬,厲這些非常尖銳的惡謚,但神也的確是妥妥的惡謚,只不過是溫和一點的惡謚。
不敢說你有病是暴君,那只能稱你為神宗,突出一個臣子都認為你很有爭議。
什么叫很有爭議?
往簡單說,就是很多人都知道你有病,但同時你也也有那么一點點功績,怎么辦?不能完全否定你,那就只能稱你為神宗。
歷史上一般來說神宗有兩位,前面是宋神宗趙頊,后面就是明神宗萬歷。
這兩個都是造成黨爭的偽滅國之君,明實亡于萬歷,宋也實亡于宋神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