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龍那一聲充滿了悲憤的怒吼,像一塊巨石,砸碎了酒桌上那片令人窒息的壓抑。
孔捷的哭聲漸漸停了。
他緩緩地抬起頭,那雙通紅的眼睛里,布滿了血絲。
他沒有說話,只是拿起丁偉為他倒滿的酒,一杯接著一杯地,往自己的嘴里灌。
仿佛只有那辛辣的液體,才能暫時麻痹他心中那份如同刀割般的疼痛。
天幕的畫面,似乎也想將人們從這種無盡的悲傷中拉扯出來。
畫面再次切換。
不再是那片冰冷的雪地,不再是那令人心碎的犧牲。
場景,來到了一處充滿了歷史轉折意味的地方——板門店。
戰爭,結束了。
停戰協議已經簽署。
雙方,開始遣返各自的戰俘。
天幕的鏡頭,給到了那些即將被遣返回國的志愿軍戰俘。
他們從美軍的卡車上,一個個地走下來。
他們的身上,還穿著那種單薄的,印著“pow”(戰俘)字樣的囚服。
幾乎每個人,都衣衫襤褸,身上布滿了傷痕。
有的人,缺了胳膊。
有的人,斷了腿,只能靠著戰友的攙扶,一瘸一拐地向前走。
他們的臉上,都帶著一種長期營養不良所導致的蠟黃色。
他們的眼神,卻異常的明亮。
那是一種在經歷了無數非人的折磨與屈辱之后,依舊沒有被磨滅的,屬于軍人的,堅毅與驕傲。
在分界線的另一邊,前來迎接他們的同志,早已等候在那里。
一面鮮艷的,嶄新的五星紅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當第一個戰俘,蹣跚地跨過那條無形的分界線,重新踏上屬于自己祖國的土地時。
當他看到那面熟悉的,讓他魂牽夢縈的五星紅旗時。
這個在敵人的戰俘營里,被嚴刑拷打都未曾掉過一滴眼淚的鐵血硬漢,在這一刻,瞬間淚流滿面。
他沒有哭喊,沒有擁抱。
他只是下意識地,整理了一下自己那身早已破爛不堪的囚服。
他努力地,想讓自己的站姿,顯得更挺拔一些。
然后,他面向著那面在風中飄揚的五星紅旗,面向著祖國的方向,緩緩地,莊重地,舉起了自己的右手。
敬了一個,或許是他這一生中,最后一個,卻也是最標準,最神圣的,軍禮。
緊接著,第二個,第三個,第十個,第一百個
所有跨過分界線的志愿軍戰俘,都像被下達了同一個無聲的命令。
他們不約而同地,停下腳步。
整理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