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張泛黃的信紙靜靜地懸浮在天幕之上。
邢志國那溫和而熟悉的聲音緩緩流淌出來像一條悲傷的河。
背景音是碼頭上嘈雜的人聲和輪船的汽笛聲。
無數年輕的士兵正背著行囊排著隊秩序井然地登上即將遠航的運輸船。
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即將解放全中國的喜悅。
他們并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是一場九死一生的血戰。
“翠萍當你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或許已經不在人世了。”
信的開頭就充滿了不祥的預兆。
天幕下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李云龍臉上的暴怒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復雜的凝重。
他想聽聽這個一直跟在他身后默默無聞的老搭檔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到底想說些什么。
邢志國的聲音繼續響起。
“翠萍請原諒我的不辭而別。部隊的命令來得太突然我甚至來不及回家再看你和孩子一眼。”
“我們馬上就要登船去打一場很重要的仗。上級說這是解放全中國的最后一戰。打贏了這場仗我們的國家就再也不會有戰爭了。”
“可是翠萍我不想打這場仗。真的,一點都不想。”
這句話讓天幕下的所有人都是一愣。
不想打?
為什么?
邢志國在他們印象里一直是一個最遵守紀律最服從命令的軍人。
他怎么會說出這樣的話?
信中的邢志國似乎也預料到了人們的困惑。
他用那溫和的聲音繼續解釋著。
“抗戰八年我們流了那么多的血死了那么多的弟兄為的是什么?”
“不就是為了把侵略者趕出我們的家園嗎?不就是為了能讓我們的國家不再有戰爭能讓我們的孩子能在一個和平安寧的環境里長大嗎?”
“可現在日本人是打跑了解放戰爭也快要結束了。我們卻要把槍口對準自己的同胞”
“翠萍我實在是想不通。”
天幕之上畫面開始閃回。
那是在解放戰爭的某個戰場上。
炮火連天中兩邊穿著同樣軍裝的士兵在瘋狂地互相廝殺。
他們的口音一樣他們的膚色一樣他們或許來自同一個村莊。
可現在他們卻因為不同的信仰而成了生死之敵。
邢志國看到一個非常年輕的國軍士兵被一顆子彈擊中了胸膛。
他倒在地上臨死前他從懷里顫抖著掏出了一張已經有些模糊的全家福照片。
照片上他的父母和妻子正幸福地笑著。
他看著照片嘴里喃喃地念著什么最終頭一歪徹底沒了聲息。
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邢志國也刺痛了天幕下的每一個人。
李云龍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