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人此舉,當真是打開了老夫的新思路!”
他不再照本宣科,而是圍繞著小男孩的這個問題,開始深入淺出的講解“孝”的真意。
不是盲從,而是規勸,是引導。
整個課堂的氣氛瞬間就被點燃了。
孩子們一個個的,都開始大膽的舉手提問。
“夫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真的嗎?”
“夫子,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對嗎?”
問題千奇百怪,卻都直指核心。
方存孝應接不暇,卻又樂在其中。
這堂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上官鳳站在教室外面,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她的那本小冊子,再次被拿了出來。
只是這一次,她記錄的,不再是秦陽的“罪證”。
而是一種,足以顛覆整個大乾教育體系的,全新的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互動式問答
她忽然明白,秦陽建立這個學院,不只是為了掃盲。
他是在培養,一群會獨立思考,敢于質疑權威的人。
如果將這種模式,推廣到全國
大乾的未來,將會是何等景象?
她看著那個在講臺旁,引導著孩子和大儒辯論的秦陽,眼神中的迷茫和復雜,越來越濃。
為了慶祝學院開課大吉,當晚,秦陽在桃源居再次設宴。
主座上,是方存孝和他的幾名得意門生,上官鳳作為秦陽的“隨行文吏”,自然也有一席之地。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方存孝喝得面色紅潤,興致高昂。
他放下酒杯,撫著長須,朗聲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