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宣德年間。
朱瞻基此時有種劫后余生的喜悅。
大明朝救回來了!
“于謙,天下大才!”
“爺爺沒看錯人啊!”
“北京城中守軍兩萬,皆是殘兵。”
“瓦剌來勢洶洶,還攜天子叫門!”
“于謙力挽狂瀾,對我大明有救命之恩!”
“我大明后世子孫皆應牢記于謙北京城下的救國之恩!”
“于謙,堪為國公之位!”
此話一出,無人反駁。
因為,于謙值得!
楊士奇此時更是喜不自勝。
于謙就是他們這群老臣力薦提拔上來的。
雖然于謙平日里有些桀驁不馴,但他們都對他一直都是贊譽有加。
篤定他的未來一定是大明的肱股之臣。
他難以想象于謙在這種絕境下臨危不亂,為挽大明于將傾付出了多少心血。
事實證明他們的眼光是對的!
于謙,大明的脊梁!
楊士奇忍不住潸然淚下。
自己年紀大了,撐不了多久了。
有于謙,他也就放心了。
朱瞻基平復下來激動的心情。
他更是沒想到被自己評價懦弱無剛、不堪大用的二兒子,是這般有擔當。
在大明危在旦夕之時力挽狂瀾!
皇位傳給誰,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想到這里,他便下定決心。
將從小便寄養在宮外的朱祁鈺接回宮。
他要親自教導,傾力培養!
如果自己沒幾年可教了,就把朱祁鈺交給于謙!
至于朱祁鎮,就去看守祖廟吧。
做藩王的話,萬一又發動靖難可不行。
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早逝。
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最先要做的便是......
閃擊瓦剌!
......
秦始皇滿是驚嘆。
“朕還以為大明要亡了,沒想到于謙讓大明活過來”。
李斯心生佩服,毫不吝惜他的贊美之詞。
“于謙,天生的將才!”
“日后有他穩定大局,朝中必然不會生亂!”
“大明興許能夠再續輝煌!”
秦始皇肯定地點頭。
“若大秦有此良臣,何愁沒有千秋萬代!”
......
李世民最是欣賞人才。
于謙力挽狂瀾,以一己之力拉起要倒下的大明。
豈會不讓人心生敬佩!
這才是真正的國之重臣!
魏征忍不住夸贊道:
“于謙,有定國安邦之才。”
“若是能重用于謙二十年,大明說不定能中興。”
房玄齡感嘆道:
“若能與于謙同朝為官,臣愿意將這個丞相之位讓給他。”
李靖接著道:
“我這個兵部尚書也愿意。”
程咬金默默搭話:
“俺也一樣......”
......
趙匡胤有種吃瓜吃到自己身上的感覺。
現在滿腦子只剩“宋朝南渡亡國”這句話。
“我大宋國都為何要南遷啊?”
“難道我大宋也有留學生?”
他也顧不上看明朝的后續了,只想知道大宋是什么情況。
他現在抓心撓肝。
天幕能不能告訴他啊?
難道他的子孫中還有比朱祁鎮還離譜的?
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