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座年產百萬的酒坊,得需要多少工人?”朱英又問到。
朱元璋微微一怔,語氣試探性的開口:“五百?”
“小了,格局小了老爺子。”朱英笑吟吟的說道:“光是酒工,最起碼就得上千人!”
“再加上分裝、選果等等雜役工人,怎么著也得兩千人!”
“兩千人?!”
朱元璋呼吸一滯。
就算是朝廷的下面的工坊,也不過是幾百人的而已!
他大孫竟然張口就是要弄一個兩人的工坊!
“這酒坊一旦開起來,那些畜戶以及那兩千多的工人,也都算有了糊口的營生吧。”朱英問。
朱元璋重重點頭,內心的思緒忍不住活躍起來。
一個酒坊就能這么多,那要是有十個,百個這樣的酒坊呢?
那以后若是再有流離失所的百姓,是不是能直接送去酒坊呢?
朱元璋越想越覺得可能!
“大孫,你這兩千人的酒坊能不能弄個十個八個的,這樣以后有了流民豈不是就”
“老爺子,你急什么?”朱英看向朱元璋問道:“方才晚輩不就說了么,格局,放大點。”
“一座年產百萬斤的酒坊,得需要多少農戶養豬?”
“若想將酒水賣到整個大明,又需要多少人力運輸?”
“需要多少酒樓、酒肆銷售?”
“此舉,又能為應天府引來多少各地的客商?”
朱元璋聽完,眼中閃過一抹銳色,望著朱英神色激動的開口:“大孫,咱明白了!”
“你的意思是不要讓咱只看到表面的得失,而是留意他背后的潛在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