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妹在!”
“檄文要烈!要燃起舉國同仇之心!倭寇暴行,如實昭告,毋須遮掩!令各地官府,組織民團,協助守土,嚴防倭寇細作!凡有通倭資敵者,立斬不赦!”
“臣妹遵旨!”
“陳芝兒!”
“末將在!”
“前軍先行,以雷霆之勢,掃蕩近海倭寇據點!不求全殲,務求重創其鋒,穩定沿海局勢!待朕中軍抵達,合兵一處,犁庭掃穴!”
“末將得令!”陳芝兒眼中殺意沸騰,仿佛已看到倭寇在鐵蹄下哀嚎的景象。
一道道命令,如同疾風驟雨般下達。整個兵部,整個朝廷,乃至整個帝國的戰爭機器,在皇帝御駕親征的決斷下,轟然啟動!
——數日后·京畿大營轅門——
旌旗獵獵,刀槍如林!以“磐石”、“銳鋒”營為核心,輔以拓跋宏剽悍輕騎的前軍精銳,列陣于轅門之外。玄甲映著秋日寒光,肅殺之氣直沖云霄!
陳芝兒一身嶄新的麒麟吞海甲,猩紅披風在風中狂舞。她立于高臺之上,目光掃過下方一張張年輕而堅毅、充滿戰意的臉龐。拓跋宏按刀侍立其側,眼神銳利如鷹。
“將士們!”陳芝兒的聲音灌注內力,清晰地傳遍每一個角落,“東南倭寇!豺狼之性!屠我村莊!戮我父老!辱我姐妹!劫我財富!此仇,不共戴天!”
“陛下有旨:御駕親征!討伐倭逆!本將,為陛下先鋒!”
“此去東南,唯有一念——殺敵!報國!雪恥!”
“用倭寇的頭顱,鋪平我大夏海疆!用倭寇的鮮血,染紅我新軍戰旗!”
“告訴我!你們怕不怕?!”
“不怕!不怕!殺!殺!殺!”數萬將士齊聲怒吼,聲浪震天動地,殺氣凝結成實質的寒霜!
“好!”陳芝兒猛地拔出腰間御賜的“定國”寶刀,刀鋒直指東南方向,“前軍!開拔!”
“目標——臺州!遇倭寇——殺無赦!”
嗚——!蒼涼的號角聲撕裂長空!
咚!咚!咚!震天的戰鼓擂響大地!
鐵蹄如雷,甲胄鏗鏘!這支承載著帝王意志與國仇家恨的復仇之師,如同一條黑色的鋼鐵洪流,帶著無邊的殺意與必勝的信念,滾滾南下!向著那血染的海疆,向著那盤踞的豺狼,義無反顧地碾去!
——御書房(陳芝兒離京后)——
我站在窗前,望著南方天際,仿佛能聽到那遠去的鐵蹄聲。御案上,攤開著唐若雪連夜起草、墨跡淋漓的《討倭檄文》,字字泣血,句句含鋒!旁邊,是厲欣怡呈上的第一批軍需調度清單,密密麻麻的數字背后,是龐大而高效的后勤保障體系在飛速運轉。
“皇兄,”唐若雪輕聲道,“陳將軍已出發,檄文也已快馬發往各地。東南……必是一場血戰。”
厲欣怡接口,語氣帶著商人的冷靜算計,卻也蘊含著怒火:
“倭寇此次集結規模空前,背后恐有倭國官方支持。其海船、兵器,皆非尋常海盜可比。陳將軍雖勇,海戰非其所長,初期恐有惡仗。”
我轉過身,眼中沒有絲毫動搖,只有冰封的殺意和燃燒的戰火:
“朕知道。所以,朕更要親去!芝兒是陸上猛虎,朕要為她掃清海上荊棘!更要讓倭國知道,惹怒大夏的代價!”
我走到輿圖前,手指重重敲在倭國本島的位置:“此戰,不僅要平寇,更要打疼!打怕!打得他們百年不敢再覬覦我海疆一寸!”
“欣怡,水師戰船的督造、火器的改良,一刻不能停!朕要在抵達東南時,看到一支可堪一用的海上力量!”
“若雪,輿論不可松懈!要讓東南百姓知道,朕,來了!朝廷,沒有拋棄他們!勝利,必將屬于大夏!”
厲欣怡和唐若雪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凝重,更看到了與皇帝同進退的決心。
“臣(臣妹),必竭盡全力!”
御書房內,燭火通明。戰爭的陰云已然籠罩東南,而帝都的權力中心,正以驚人的意志和效率,將復仇的怒火和帝國的力量,源源不斷地輸向那片血與火交織的前線。御駕親征的車輪一旦啟動,便再無回頭之路,唯有勝利,或者……帝國的尊嚴將隨同海疆一同沉淪!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