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輕騎精銳立刻如離弦之箭般追出。
朕走出大帳,望著這片廣闊的草原。狼居胥山巍峨聳立,斡難河水靜靜流淌。這里,曾是多少中原王朝的噩夢之地。
今日,朕踏足于此,卻非為了征服,而是為了終結百年紛爭,劃定真正的北疆。
“傳令下去,就在此地,召集所有尚未遠遁的部落頭人。”朕對隨行官員道,“告訴他們,朕,大夏天子,欲在此地與草原各部,重定盟約!”
朕要的不是臣服,而是秩序。一種基于互市、法治、而非刀兵擄掠的秩序。
三日后,斡難河畔,昔日王庭之地,召開了前所未有的“忽里勒臺”大會。數十個大小部落的頭人懷著忐忑、敬畏、好奇等復雜心情,聚集于此。
朕沒有坐在汗位上,而是與眾人一樣,坐在鋪著氈毯的地上。面前擺著從中原帶來的茶葉、鹽巴、絲綢,以及從俄羅斯人那里繳獲的伏特加和望遠鏡。
“今日召集諸位,非為炫耀兵威,更非為了奴役。”朕的聲音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巴特爾倒行逆施,引狼入室,致使草原生靈涂炭,此乃爾等親眼所見。”
頭人們沉默著,許多人都露出了深以為然的表情。巴特爾的統治本就不得人心,更何況還引來了更可怕的俄羅斯人。
“朕欲與草原,訂立新約。”朕繼續道,“開放互市,公平貿易,朕的商人帶來茶鹽鐵器,換取你們的牛羊馬匹。劃定草場,禁止私斗,若有糾紛,可由雙方官府依新法定奪。朕將在漠南漠北設立都護府,護商路,懲盜匪,亦監督盟約執行。”
朕開出的條件,遠比俄羅斯的掠奪和巴特爾的壓榨要優厚得多。頭人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眼中漸漸有了光彩。
“然,”朕話鋒一轉,目光變得銳利,“若有誰再敢勾結外敵,侵擾邊塞,或陽奉陰違,破壞盟約……巴特爾之下場,便是前車之鑒!朕的兵馬弩箭,隨時可再臨草原!”
恩威并施,胡蘿卜加大棒。
經過一番商討和權衡,絕大多數頭人都表示愿意接受盟約。朕當即令隨行文官起草盟約條款,與各部頭人逐一用印(或畫押)確認。
與此同時,追擊哥薩克騎兵的隊伍也回來了,雖未全殲,卻成功俘虜了一名受傷的哥薩克百夫長和幾名士兵。
朕連夜審訊。那百夫長起初還十分硬氣,但當朕拿出那份割讓土地的條約草案,并用生硬的俄語點出幾個關鍵地名和條款時,他徹底震驚了,最終崩潰地吐露了一個重要情報:俄羅斯之所以急于扶持巴特爾,甚至不惜派出哥薩克精銳,是因為他們在更北方的西伯利亞發現了巨大的金礦和一種名為“黑金”(石油)的礦脈,急需打通南下的安全通道,并尋找廉價勞動力!
又是黑油!朕心中巨震。俄羅斯對其重視程度,遠超朕的預料!
“看好他們,這些都是重要人證。”朕吩咐道。
處理完漠北事宜,朕并未久留。留下部分軍隊駐守漠南新建的都護府,并委任了一位歸順的大部落頭人暫時代理漠北事務后,朕率領主力,押解著俘虜和繳獲,開始班師回朝。
漠北之行,戰略目標已然達成。巴特爾政權覆滅,草原暫安,與俄羅斯的較量暫占上風,更獲取了至關重要的情報。
然而,朕的心卻并未輕松。京城的暗流,南方的隱患,俄羅斯的野心,以及那無處不在的“黑油”……未來的路,依舊布滿荊棘。
大軍凱旋,旌旗招展。但朕知道,真正的風暴,或許才剛剛開始。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