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ect id="bygrh"></delect>
  •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明:天天死諫,我成千古明君了? > 第115章 驚呆老朱一萬年!

            第115章 驚呆老朱一萬年!

            “皇爺爺。”

            朱允炆一邊輕聲呼喚著,一邊伸手推開了御書房那扇沉重的門扉,邁步走了進去。

            他的腳步聲放得極輕,一步一步落在光滑的金磚地面上,幾乎沒有發出什么多余的聲響,生怕打擾了里面的寧靜。

            蔣瓛在將朱允炆引領進入御書房內部之后,并沒有像往常接待其他臣子那樣立刻退到門外等候,而是動作輕緩地、幾乎不引人注意地隨手將那扇厚重的門帶上,關得嚴嚴實實,然后安靜地、不發出一絲聲響地站立在房間內一個不顯眼的、靠近陰影的角落位置。

            他低垂著眼瞼,目光落在自己的鞋尖上,整個人的氣息都收斂起來,仿佛只是一道沒有生命的、沉默的影子。

            如果今天前來覲見皇帝的是別的什么人,蔣瓛是絕對不會做出這樣不合規矩、顯得有些逾越的舉動的。

            朱元璋與其他大臣商議那些機密要事的時候,作為一個懂得分寸、知道進退的屬下,自然應當主動回避,離開現場,到外面去安靜等候吩咐。

            這是宮里頭多年傳下來的規矩,也是身為臣子應該遵守的本分。

            可這次的情況完全不同,現在是朱允炆前來面見朱元璋,對于蔣瓛來說,這件事背后所代表的意義就大不一樣了。

            朱允炆到底是什么人呢?

            朱允炆是那個處處都與朱煐作對、是朱元璋名下的一位孫兒。

            他的父親是那位已經故去的、深受愛戴的太子朱標。

            而朱煐呢,他曾經流落在民間長達十年之久,是蔣瓛本人親自發現了能夠證明朱煐皇長孫身份的那半片看起來有些年頭的金鎖,也是他親自將這件驚天動地的事情稟報給朱元璋知道的。

            那是一個極其偶然的機會,蔣瓛在執行一項看似普通的任務時,無意中發現了這個足以震動朝野的秘密。

            朱煐的性格剛強正直,甚至有些執拗,朱元璋心里擔心朱煐會不愿意相認,所以一直不敢和朱煐直接挑明真相,只能暫時讓朱煐以御史的官職在朝廷中站穩腳跟,慢慢觀察。

            這個決定是經過朱元璋深思熟慮、反復權衡之后才做出的。

            朱煐原本就是通過正規的殿試進入朝堂的,憑借的是自己的真才實學,給予他一個御史的身份并不會引起太多人的懷疑和猜測,顯得順理成章。

            他的才華和能力也足以勝任這個職位,不會讓人說閑話。

            現如今在整個天下,也就只有朱元璋和蔣瓛兩個人清清楚楚地知道朱煐的真正身份其實是大明王朝的嫡長孫,是朱元璋失去之后又重新找回的、心心念念的大孫子!

            而且也只有蔣瓛這一個人明白,朱元璋心里面早已經將他自己的期望、以及大明江山的未來,還有那皇儲的位置,都和朱煐緊密地、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了一塊。

            這個念頭在朱元璋心中扎根很深,幾乎成了他的執念。

            可以說,只要朱煐自己點頭同意,他隨時都能夠成為大明王朝名正順的皇位繼承人。

            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也是蔣瓛看得分明的事情。

            但是考慮到朱煐那種剛正不阿的、甚至有些倔強的脾氣,朱元璋是絕對不敢輕易冒險和朱煐攤牌說明一切的。

            他擔心會適得其反,把事情弄得更糟。

            畢竟回想當初朱煐剛剛進入朝堂,在殿試的那個嚴肅場合,朱煐面對滿朝文武百官完全沒有流露出絲毫畏懼,哪怕是被威脅要誅連十族也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他那將自己性命看得如同野草一般輕賤的剛烈性子,朱元璋想要用權勢來壓迫他,對付別人或許還行,可用來對付朱煐,那是一點效果都沒有!

            這個年輕人根本不吃這一套,軟硬不吃。

            至于用利益來誘惑他?

            朱煐連自己的生死性命都不放在心上,那就更不用提什么金銀財寶之類的身外之物了。

            他對這些世俗之物看得很淡,幾乎到了視若無睹的地步。

            一個連自己性命都看作糞土的人,那些黃白之物的金銀之類的污穢東西在他眼里,自然更是連糞土都比不上了

            這是很自然的道理,幾乎不用多想。

            可以說,假如朱元璋真的和朱煐攤牌之后,朱煐萬一不愿意接受或者不肯相認的話,朱元璋是半點辦法都想不出來的,只能干著急。

            這個局面會很棘手,也很難收拾。

            這家伙是真的能夠做到,富貴不能使他放縱享樂,貧賤不能使他改變志向,威武不能使他屈服退縮啊!

            他的品性就是如此堅定,如同磐石。

            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朱元璋不敢與他相認,甚至不敢將兩人之間的真實關系有任何一點泄露出去,生怕走漏風聲。這個秘密必須嚴守,不能有絲毫差錯。

            于是這個消息就被嚴格封鎖在朱元璋和蔣瓛之間,成了他們兩個人共同保守的、絕不能外傳的秘密。

            沒有的時候保持心情平靜,氣息穩定,緩解疲勞。

            這香味很清淡,不刺鼻,若有若無。

            朱元璋坐在那張寬大的、雕刻著龍紋的書案后面,身影顯得有些疲憊。

            他的面前是堆積得像小山一樣高的、來自全國各地的奏章,幾乎要把他淹沒。

            這些奏章來自大明王朝的各個角落,報告著各種各樣的事情,都需要他親自批閱處理,做出決斷。

            工作量很大,仿佛永遠也處理不完。

            自從胡惟庸案件發生之后,朱元璋廢除了丞相這個延續已久的職位,原來丞相需要處理的那些繁重工作自然全都落在了朱元璋一個人的身上。

            這是他自己的決定,為了集中皇權。

            不過朱元璋是個對工作極度狂熱的人,他對于這種情況倒是樂在其中,從不覺得疲倦,反而感到充實。

            他享受這種大權在握、事事親力親為的忙碌。

            朱允炆臉上帶著難以掩飾的興奮神情,腳步輕快地走到朱元璋的面前,在書案前站定。

            他的腳步很輕快,透著喜悅。

            “怎么了允炆?這大半夜的,不在自己宮里休息,什么事情讓你這么高興?”

            朱元璋也注意到了朱允炆不同尋常的、帶著喜色的表現,他的眉頭微微向上挑動了一下,露出些許詢問的神色。

            他放下手中那支蘸滿了朱砂的筆。

            原本朱元璋整天都是心情沉悶不太開心的,每次看到朱允炆心里頭都會不由自主地往下沉,感到一種壓力。這是以往的感覺,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朱標去世之后,留下的兩個適合繼承皇儲位置的孫子只有朱允炆和朱允熥兩個人,選擇的范圍很有限,讓人無奈。

            朱允熥的性格實在是太過懦弱,遇事沒有主見,完全沒有能力繼承皇儲的位置,擔不起重任。

            這是很明顯的事實,大家都心知肚明。

            朱允炆雖然遠遠強過朱允熥,看起來更像樣一些,可是朱元璋見識過無數的人,閱歷豐富,他很清楚很明白朱允炆的能力算不上出色,只是中庸之資。

            這個評價很客觀,也帶著一絲遺憾。

            雖然說比朱允熥要強很多吧,可是要說把整個大明王朝交到朱允炆的手上,朱元璋心里依然充滿了擔憂和不安,覺得不踏實。

            這個擔憂一直存在,像一塊石頭壓在心上。

            可是除了朱允炆之外,也就只剩下一個朱允熥了再沒有別的、更合適的人選了。

            老朱沒有選擇。

            讓朱允熥來接手大明?

            這個想法實在是太瘋狂了!根本不可行,那會毀了江山。

            所以表面上朱元璋有兩個選擇,但實際上只有朱允炆這么一個勉強可以的選擇。

            這是無奈的現實,他必須接受。

            這也是為什么以前每次見到朱允炆的時候朱元璋都會有些郁悶、提不起勁的原因。

            老朱的心情很復雜,帶著遺憾。

            這個孫子和兒子朱標比起來還是差了不少啊,無論是能力還是氣度。

            兩者之間的差距很明顯,無法忽視。

            別說是和朱標相比了,就算是和他的那幾個叔叔,比如朱樉、朱棡還有朱棣相比,那也是差了很多,不夠老練。

            這是事實,讓朱元璋感到無奈。

            當然,這些都只是朱元璋之前的想法了,是過去的事情了。

            現在,自從知道了朱煐的存在之后,朱元璋的想法就已經完全變得不同了,有了新的希望。

            朱元璋的心里早已經將朱煐確定為了未來大明的唯一接班人,不再考慮其他人。

            這個改變很重大,也讓他輕松了不少。

            換句話說,朱元璋已經不需要在朱允炆和朱允熥之間再做那種艱難的、令人煩惱的抉擇了。

            肩上的壓力一下子小了很多。

            對于朱允炆的要求自然就降低了,期望值也不那么高了,這樣之后再看朱允炆也不再覺得悶悶不樂了,心態平和了許多,甚至能看出他一些優點。

            這不都是我的孫子嗎?他開始這樣想,帶著一種釋然。

            老老實實當個平凡的人,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享受富貴,不損害大明的利益就好了,這樣也不錯。

            這是朱元璋對朱允炆的新期望,比之前簡單了許多。

            先前朱元璋煩惱的是如何把一個平庸的人培養成可造之材,如何把鐵煉成鋼。這個任務很艱巨,也讓他感到疲憊。

            而現在,已經有了現成的可造之材,那自然就不需要再煩心怎么去提升平庸的朱允炆了,肩上的擔子輕了不少,心情也舒暢了。

            而朱元璋剛才那隨意的一問,卻讓細心觀察的朱允炆的眉頭向上挑動了一下,心中一動。

            他注意到了朱元璋這個細微的表情和比起以往略顯隨和的語氣。

            朱允炆看著朱元璋,內心無比激動和興奮,心臟跳得很快,像打鼓一樣。

            他覺得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皇爺爺對我的態度變得比以往更加好了!更加隨意了!

            他敏銳地感覺到了這個變化,并為此欣喜。

            想必是這些日子以來我的努力,我的表現,都被皇爺爺看在了眼里,記在了心里。

            他這樣推測著,越想越覺得可能。

            果然,皇爺爺心里是有數的,他是有意將皇儲的位置交給我的,所以在考察我。

            這個想法讓他很振奮,充滿了干勁。

            朱允熥,我的好弟弟,你拿什么來和我爭奪呢?你根本沒有勝算。

            他在心里暗暗較勁,充滿了自信。

            朱允炆想到這些,不自覺地挺了挺自己的胸膛,讓自己站得更直,顯得更有精神。

            他站得更直了,像一棵青松。

            想到馬上要說出來的那個好消息,臉上再也隱藏不住笑意,忍不住在臉上提前流露出了開心的、帶著得意的笑容。

            他的嘴角控制不住地上揚著。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將燕王府學宮一天之內從商人手里通過售賣名額籌措到五十萬兩銀子的事情告訴朱元璋之后,朱元璋臉上出現的那種驚喜和驚訝的表情,那種對他刮目相看的眼神。

            這個畫面在他腦海中很清晰,反復出現。

            這是他做夢都想要看到的畫面!而現在,這個夢境馬上就要變成現實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delect id="bygrh"></delect>
          2. <button id="bygrh"></button>
            <em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em>

          3.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nav id="bygrh"></nav></label></div>
            
            
              <div id="bygrh"><label id="bygrh"></label></div>

                  1.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