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半,顧窈再次坐上了回京城的馬車,這一次,卻是以將軍夫人的名義,陪著燕庭月一起回京述職。
她看著悉的街巷與宮墻,心中百感交集,往昔種種如走馬燈般在眼前閃過。
馬車停在巍峨的皇宮前,立刻有內監出來迎接燕庭月,顧窈并無誥命在身,只能在外面等候。
顧窈妥帖地為燕庭月整理好衣襟,低聲囑咐道:“伴君如伴虎,在宮里說話一定要再三謹慎。”
燕庭月握住她的手,“我知道了顧姐姐,昨日你都給我分析過利弊了,我會小心的。”
“嗯,你去吧。”
顧窈靜靜守候在宮門外,微風拂過她的發梢,她輕聲道:“我等你結束,咱們一起回青城。”
燕庭月緩步繞過燈火通明的長廊,心里想的卻是這皇宮倒不像傳說中那樣奢靡,卻也處處透著皇家氣派。廊柱上精雕細琢的蟠龍紋飾,檐角懸掛的鎏金風鈴,無不彰顯著天家威儀。她一路行來,只覺得眼花繚亂,幾經輾轉,兜兜轉轉才來到正陽殿。
梁承朝端坐在金碧輝煌的龍椅之上,身姿挺拔如松,舉手投足間盡顯帝王威儀。他頭戴九龍金冠,身著明黃龍袍,面容沉靜而威嚴,周身散發著令人不敢直視的尊貴氣息。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分列兩側,整齊肅立。
左側的武官以李聿為首,站在隊列最前方,右側則是兩位丞相并肩而立,三人形成鼎立之勢。
燕庭月只敢匆匆瞥了一眼,便立即垂下眼簾,恭敬地伏身下拜,額頭輕觸冰涼的金磚地面,聲音清朗而恭謹地說道:“微臣叩見圣上。”
梁承朝正與眾臣商議論功行賞之事,聞立刻溫聲道:“燕愛卿請起,青城一戰大捷,你們燕家軍當屬頭功,此次召你入京,便是論功行賞,愛卿不必拘束。”。
燕庭月并未起身,跪直后拱手行禮,聲音堅定:“青城大捷皆是手下的功勞,微臣不敢居功。”她坦蕩的將軍師、副將,甚至千千萬將士的功勞一一細數。
最后又道:“就是內子對平定此戰的功勞,也在微臣之上。”
梁承朝聞挑眉,饒有興致地問道:“你倒是說說,她有什么功勞。”
燕庭月垂眸,聲音擲地有聲,“內子在邊關捐錢買糧草藥材,今年的軍需省下了大半,均已上繳國庫,她又廣招兵士家眷,為軍中制軍衣,制作干糧,讓兵士皆無后顧之憂。”
燕庭月的話音剛落,大殿內頓時響起一陣低低的議論聲。
梁承朝微微瞇起眼睛,手指輕叩龍椅扶手,“夫人如此賢德,當真是于社稷有功,該好好賞賜一番。”他頓了頓,又看向燕庭月,“愛卿與夫人伉儷情深,倒也是一段佳話。”
燕庭月垂首答道:“圣上謬贊了。”
梁承朝聞點了點頭,居高臨下地看著她:“愛卿忠心可鑒,夫人更是難得的賢內助。想要什么賞賜?”
燕庭月立刻又恭敬地磕了個頭,“微臣實無功績,請圣上垂憐手下一眾將士。”
梁承朝聞,眉梢微動,似乎對燕庭月的回答頗為滿意。
他垂眸,目光如炬地打量著燕庭月,“愛卿倒是謙遜,燕家軍上下一眾將士皆有封賞,回頭你擬個折子遞上來,至于尊夫人……你是想為她求個誥命?”
燕庭月聞,額頭緊貼地面,剛要謝恩,李聿驀然開口,“燕夫人于社稷有功,并非只是因燕將軍而獲賞,若是僅賞賜誥命,只怕委屈了夫人。”
梁承朝頗為詫異地看了他一眼,似是沒想到他會為了一個命婦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