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等人,外有盜版謠困擾,內有奸人的陰謀窺伺,他必須盡快擁有足以自保乃至反擊的實力。
他嘗試著引導幾門功法再次進行“內部切磋”,希望能在碰撞中激發靈感。
然而,或許是之前“互搏”的新鮮感已過,或許是缺乏外部的壓力與引導,幾門功法雖然依舊聽從調遣進行對抗,
但產生的效果遠不如第一次那般顯著,更多的是能量的消耗和經脈的負擔。
“到底缺了什么?”李云苦苦思索。他回想起自己突破武圣境的那一刻,
是在洛璃仙子那蘊含無上偉力的一腳之下,內外交困,于極限壓力下才轟然沖破壁壘。
“壓力……引導……或者說,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意’的領悟?”
他隱約感覺自己抓到了什么。
武道修行,到了高深境界,或許不再僅僅是能量的積累,更關乎對“道”的理解,對自身力量本質的認知。
“我的‘道’是什么?我這些功法的‘根源’又是什么?”
這個念頭一起,仿佛一道閃電劃過他混沌的識海!
他一直被動地使用這些功法,依靠它們自身的特性去修煉、去戰斗,卻從未深入探究過它們為何會存在。
它們的核心“意志”究竟是什么?
《大日焚天訣》為何追求極致的燃燒與毀滅?
《吞天魔功》吞噬萬物的背后是怎樣的邏輯?
《九轉不死身》那磅礴生機的源頭何在?
《龍象歸元功》對靈石近乎本能的渴望又源于何處?
理解它們,才能真正地駕馭它們,甚至融合它們?
這個想法讓李云的心跳驟然加速。
他不再急于推動能量運行,而是將心神徹底沉靜下來,
如同一個旁觀者,開始細細感知體內每一門功法運行時,那最細微的波動,那獨特的“韻律”和“氣息”。
他“看”向那輪灼灼燃燒的微縮烈日(《大日焚天訣》),不再僅僅感受其熾熱,
而是嘗試去理解那份焚盡一切、追求極致光與熱的“純粹”。
他“看”向那深邃的吞噬漩渦(《吞天魔功》),不再抵觸其冰冷,而是嘗試去體會那化萬物為己用、追求絕對“擁有”的“欲望”。
他“看”向那堅韌的生命藤蔓(《九轉不死身》),不再只關注其防御,而是嘗試去觸摸那生生不息、追求永恒“存在”的“執著”。
他“看”向那奔騰的龍象虛影(《龍象歸元功》),不再厭煩其聒噪,而是嘗試去聆聽那源于遠古、追求力量本質與“積累”的“渴望”。
這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不再是粗暴地使用,而是用心地去溝通和理解。
漸漸地,他感覺到自己與這幾門功法之間,似乎建立起了一種更微妙的聯系。
它們不再僅僅是工具,更像是擁有不同性格的“伙伴”。
雖然它們依舊無法用語交流,但那種獨特的“意”,卻更加清晰地映照在他的心間。
就在他沉浸在這種奇特的“溯源”狀態中時,《龍象歸元功》在吞噬又一批靈石后,
傳遞來的不再是簡單的滿足感,而是一段極其模糊、破碎的意念畫面——
那是一片蒼茫古老的天地,
洪荒巨象踏碎山河,神龍翱翔九天,
它們的力量并非憑空而來,而是源于對大地脈動、對蒼穹星辰之力的汲取與承載……
一種對“根源力量”的崇拜與運用……
這畫面一閃而逝,卻讓李云渾身巨震!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