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衛國讓人在窯床中央堆了一個沙堆,沙堆堆成半圓形,正好是窯內穹頂的形狀,還特意在沙堆表面鋪了一層濕報紙。
“鋪報紙是為了之后好拆沙模,大家一會兒糊泥的時候可得注意,泥層要均勻。”
另一邊,幾個社員按照周衛國說的比例,將粘土、沙土和剪成十幾厘米長的稻草段混合在一起,加水后赤腳在泥堆里反復踩踏揉搓,直到揉成韌性十足的草拌泥。
隨后周衛國拿起一塊草拌泥,示范著往沙模上拍:“從底部開始往上糊,每層泥都要拍實,厚度保持在二十到三十厘米,這樣保溫效果才好。”
眾人跟著周衛國的樣子,一塊塊往沙模上糊草拌泥,有人負責遞泥,有人負責拍打,還有人用抹泥板把表面抹平。
中途,周衛國特意在穹頂靠近底部的位置,留出一個高五十厘米、寬四十厘米的拱形窯門,又在穹頂最高處留了一個直徑約二十厘米的煙囪口
另一邊的開闊地上,王滿倉和劉得水帶著剩余的一百五六十名社員知青,按照周衛國給的圖紙,正式開工修建大型轉龍窯。
整個施工現場忙碌而又緊張,不時能聽到王滿倉和劉得水喊出的號子聲。
“同志們哪!
——
嗨喲!”
“加把勁啊!
——
嗨喲!”
“高高地抬呀!
——
嗨喲!”
“穩穩地落呀!
——
嗨喲!”
“建磚廠喲!
——
嗨喲!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