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尖尖站在門檻處問“會蒸兔肉嗎?”
    記憶中以前家里吃過幾次,山里逮到的兔子都是煮著吃的,就放點鹽和幾粒花椒。
    山菊說:“兒媳照娘說的做。”
    就是不會唄。
    葉尖尖說:“給你說一遍:先把屜布浸濕鋪蒸籠里,面粉拿出來,和肉塊拌一起,撒點鹽,把花椒在鍋里炒炒,砸成細末,搟也行。”
    她按照前世的做法指導山菊翠翠,只可惜沒有味精雞精,別的調料。
    雞肉蒸到了鍋里,太陽都快落山了,葉尖尖去大門外呼吸新鮮空氣。
    夕陽照在對面山上,就好像鋪了一層金色。
    地里干活的人都陸陸續續往回走了,每個人走的都有氣無力的,其實大家都知道馬上中秋了,老天還沒有下雨的意思,今年秋糧估計也沒收成了,但是都不死心,每天都去地里轉轉看看。
    生活在群山的深處,前后左右都是山,一個村子上百戶人家,有的山上住一家,有的山上住兩家,有的山上住家里分出來的好幾家,村莊中心就是陳老爺和吳老爺居住的兩座山,一座山上有好幾層宅院,山底的,山腰的,還有山頂的,山側后山都是。
    她有點不明白,村里人不少,也有兩家大戶,怎么就不辦個私塾呢!
    山里人都忙孩子都多,生下孩子都是大的帶小的,大人只告訴基本的做人道理,比如孝敬父母,借平還滿,兄弟之間有愛。
    很多大的道義大的道理就不通了,更多的家長將愚昧無知粗俗毫無保留的交給了孩子。
    比如王富貴和李桂花,就把潑皮無賴,蠻橫霸道,欺軟怕硬,毫無保留的交給幾個孩子。
    又比如大牛雙牛,二牛三牛。
    等度過了荒年,條件好一點名聲扭轉了,得找個機會跟村保陳老爺族長吳老爺好好商量商量,建個學堂,請個先生。
    正盤算著,身后傳來招財細弱的聲音:“大嫂,知了皮。”
    葉尖尖回頭看到招財雙手捧著玉米桿編成的簍子,葉尖尖拿過來看,里面裝的全都是蟬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