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匹布、幾盒點心、兩壇二斤一壇的酒,好像還有,只是在背簍底大家看不見。
但只是露出的這幾樣就夠靠山村的人震驚了,兩匹布就得不少銀子,懂針線的婦女一看那布就不是粗布,倒像是細棉布。
這兩者之間價值相差可是很大的。
靠山村穿棉布的好像就是族長一行人,額!還有姜翠山一家,這時,村民們不禁有點恍惚,為什么姜翠山一家穿棉布,他們還覺得他們窮的。
姜翠山和村里相熟的人打了聲招呼,就帶著趙家人繼續上山了。他家還得再走一炷香時間才到。
他們剛走,村里就炸開了鍋,就趙家來的提親禮討論了起來!
“姜翠山是從哪里找的親家,出手那么大方,族長家嫁女時,男方家拿了一匹粗布己經是大禮了......”
“你說,這家人上去看到姜家丫頭是大腳會不會退親,我家的小花的小腳可是被媒人夸過的......”
“狗子娘,你就別想了,你剛才沒看到那兩個婦人嗎?可都是大腳!你家小花沒指望!”
“族里不是說小腳才能嫁好人家,怎么姜家的大腳反而找了個......,難道姜翠山以前說的是真的,外面的好人家都不裹腳了!”
“你瞎咧咧什么,你看我們這方圓十里,有哪家女孩不裹腳的,也就他家,現在他不知道小腳的好,以后閨女怨懟他時,他就知道錯了!”
后面還有很多人附和,仿佛這樣說,就可以壓下她們心底的不甘和彷徨,只是大家好像都沒有看熱鬧的興致了,紛紛起身回家。
只有那些不管世事的孩童們,依舊開心的玩著游戲。
趙大虎一家和媒婆,算是知道靠山村到底有多偏僻了,媒婆劉大娘忍不住出聲,氣喘道:“姜兄弟啊!你們這村夠偏僻啊,要不是你帶路,根本沒人知道你們這里還有一個村。
難怪之前其他媒婆說,不做靠山村的媒,跑一趟還不值那幾個錢。”
趙家三口雖然沒說,但對劉媒婆的話還是認可的,他們想象不到,距離京城不到百里,怎么會有這么偏僻、貧窮的村呢!
剛才瞟了眼村里的情況,一眼看去,全是土屋茅草房,村民們也都穿著補丁衣,面色泛黃,一看就知道沒吃飽。
對于姜翠山家,他們眼里己經浮現幾塊木板搭建的破茅屋樣!
但到姜翠山家門前時,他們卻很意外,雖然是也是土屋茅草房,但卻讓人眼前一亮。屋子被打理得十分整潔,茅草屋頂鋪得整整齊齊,沒有一絲雜亂。
門前有一個大大的院子,院子邊上種著幾株不知名的小花,雖不名貴,卻開得十分燦爛。院子里還擺放著幾個石凳和石桌,看起來質樸又溫馨。
而且一進門,一股濃郁的肉香撲鼻而來,進屋后,屋里桌椅板凳都是齊全的,還有整套的茶杯。
姜家好像和他們想象的窮不一樣,這是趙家人進門后下意識的想法!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