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早早到了趙家村的姜瑤一行人,走進大姐姜梅家。
后日才是正日子,此時姜梅家還沒有村里人來幫忙,但趙家其他房的人都在。
鄉下人家,無論是辦喜事還是喪事,有親友的,基本都會提前來幫忙,村里日只是到了正日子那天才會上門。
畢竟幫忙是要在人家吃飯的,這年頭糧食有多珍貴。
因此,村里人彼此之間心里都有默契,輕易不上別人家里吃飯,臉皮厚、耍無賴的除外。
姜瑤三姐妹這次提前來,也是想幫著忙。
三姐妹來時就商量好了,二姐家里開糕點鋪,沒有理由大姐辦喜事還得去外面買。
三姐家開鐵匠鋪,不好送其他,姜竹就決定買布匹當賀禮。
姜瑤家養豬和雞,當然是提供肉了,最后三人,每人再添五兩銀子做賀禮就夠了。
姜瑤首接大氣的拉了兩頭大肥豬,她作為幾個姐姐的娘家人,在外人眼里,她的禮代表著娘家人是否看中出嫁女。
姜瑤姐妹幾個自小感情就好,如今每人都過得不錯,禮自然往重的送。
趙家老爺子、老太太前兩年相繼離世了!
趙家如今趙大虎混得最好,幾個兒子雖然只是在莊子上兼著差事,他也只是個雜工,還時髦的早早給三個兒子分了家。
村里人雖然背后蛐蛐他壞了父母在不分家的祖宗規矩,但沒有人敢說到他面前,就是他的兩個弟弟,爹娘去世后,有什么事都找他參謀。
如今分家的幾個兒子日子過得不錯,三兒趙長生分家后,日子更是過得紅火
憑著老三媳婦娘家用心教的養豬技巧,如今在莊子里的養豬處當差,月銀比他這個當爹的還高。
趙大虎心里高興,如今孫子成親,他早早就帶著其他人來幫忙。
看到姜家姐妹幾個到來,趙大虎連忙上前迎接,和姜翠山打著招呼。
互相關心彼此的身體,趙大虎看著和他同齡,卻比他還年輕的姜翠山,心里有些酸,他養了三個兒子,還不如姜翠山過得好。
老話說,三十年河,三十年河西。
如今才過了十來年,姜家己經從偏遠無地的獵戶,變成了鎮上有房有地之人。
心里想著,趙大虎的眼神落在了姜瑤身上,心想這要是個男子,姜家改換門庭都有可能。
遂看到從姜瑤身后跑出來的一看就很機靈的姜軍,他想再過二十年,也許姜家就是他們攀不上的親戚了!
所以,要讓幾個孫子,和他們的小表弟打好關系啊。
姜瑤姐妹幾人的到來還有帶的禮,讓姜梅的幾個妯娌和其他趙家人羨慕不己。
鄉下人家辦喜事,至親送上一、二兩的東西己經是厚禮,村里人家吃席,全憑心意,送多少禮全看關系,有點人拿幾個雞蛋和幾把菜上門吃席的都有。
而姜梅的幾個妯娌分家時有多高興,分家后就有多后悔!
沒分家之前,幾天都能沾上些葷腥,分家后,想吃點葷的就要花銀子買,而分家后,姜家每年都給姜梅送來很多肉,更是悔得腸子都青了。
以前婆婆趙大花說他們占了老三媳婦便宜,就給老三媳婦安些輕活,他們只覺得是偏心。
分家后什么都需要自己花銀子后,才知道他們之前有多不識好歹。
看到姜瑤輕松的把兩頭大肥豬輕輕的提進屋,她們羨慕不己,要是這姜家小娘子不是招婿,而是嫁人,最好是嫁她們娘家就好了。
姜梅看到三個妹妹到來,非常開心,一見面就關心起家里事。
特別是姜瑤,家里人全都出來了,沒人看家,家里還有那么多的豬和雞,是不是晚上還得回去。
姜瑤:“大姐,你放心,家里都安排好了,鐵碗爺爺在家幫看著呢!”
姜梅頓時放下心來,有些失落道:“姐妹三人,二妹、三妹離家近,家里有事他們都能幫上忙,倒是我嫁得遠了,沒幫上你忙。”
姜梅對姜瑤心里是有些愧疚的,她嫁到趙家日子過得自在,全是因為姜翠山這個當爹的和姜瑤這個撐起家業的人給的。
但離家遠,加上家里幾個孩子都大了,她越發抽不開身回家幫忙,每年也只能給家里人做衣服或是年初二回娘家時多帶些好東西。
不像姜蘭、姜竹,離得近,平日里有什么事隨叫隨到。
就是姜瑤生孩子,二妹和三妹能上門去伺候月子,后來也能幫著帶孩子。
看小姜軍和幾個小表哥有多親就知道了,平日里沒少在一起玩。
但幺妹卻從來沒有說過她,每年還送那么多東西過來,她真的是有些羞愧。
而姜梅可能不知道,姜瑤剛出生在這個時代時,她心里還帶了上一世很多不甘和怨恨,王氏那時身體不好,奶水也不多。
姜蘭和姜竹海還小,姜梅那個時候天天把她背著身上,尿了、拉了從來不嫌棄,每天都把她洗得干干凈凈。
就是一些細小的事,慢慢抹平了姜瑤心里的很多不甘。
再加上,古代女子原本就悲哀,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姜瑤還是希望她們過好一點。
而且,姜翠山其實是偏心的,雖然她對幾個姐姐是好,但他對姜瑤更好,背地里會私藏東西給她吃。
幾個姐姐也把她當成她們的依靠,家里好吃的,基本都進了她的嘴,就是最嘴饞的三姐,在家里夾的第一筷子肉都是夾給她。
人的感情是互相的,沒有無緣無故的好,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壞,都是處出來的。
_l